In 2006 Tamasaburo has started a new projec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 "The Peony Pavilion (牡丹亭)". This blog attempts to track the progress of this project through various news articles, videos and pictures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For a chronological list of events, see "Project Timeline" sidebar.

For Japanese news articles, see this special section.

To translate anything into English or Japanese, try these following tools: yahoo or Google.
残念ながら無料の翻訳ツールの中国語→日本語は不完全です。一部意味不明になり、おおよその内容が推測できる程度です。(中国語→英語の方が未だわかりやすいかもしれません。)


2010年3月29日月曜日

Performace in June (Shanghai) announced

Schedule and Ticketing information can be found in official blog. Specifically, Tamasaburo will perform Botantei on 6/10 and 6/11, and Yokihi on 6/12.


2009年10月23日金曜日

2 new interviews

『訪談』坂東玉三郎:《 牡丹亭》的夢境之美




坂東玉三郎走進發布會時,有人說好像看到了梅蘭芳。當他換上戲裝,和俞玖林排練《牡丹亭》時,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就這麼活了。只是我們看重人生圓滿的結局,在這位大師眼裡,顯得有些刻意。坂東玉三郎不喜《牡丹亭》裡的《回升》,對《離魂》一折情有獨鐘。櫻花綻放時絢爛、凋謝時悲壯的神韻,被他上百次的推敲原著后糅進了昆曲。挪動一蓮步,驀然一回首,他要臨摹的何止是杜麗娘。

東京銀座的國立劇場,是坂東玉三郎常年演出之地。一天兩場歌舞伎,工作量時常超負荷。每當舞劇落幕,玉三郎收拾齊整,腳踏出化妝間后,嘴上便開始唱念起《牡丹亭》。隨后上車,戴上耳機,背誦念白。回到家,收發完E-MAIL,打開電視,張繼青的昆腔便開始充斥整個房間。

這是三年多來,坂東玉三郎“磨煉”昆曲的私生活。靳飛與其相交15年,說他迷上昆曲后,一天除了6個小時睡覺,2小時做其他的,余下16個小時都交給了《牡丹亭》。2008年,玉三郎在北京湖廣會館首演歌舞伎《楊貴妃》和昆曲《牡丹亭》,艷驚四座。浸淫在昆曲中的血淚與汗水,算得了圓滿。“我自己也像做夢一樣,更沒想到會夢想成真。”玉三郎說,能在昆曲的發源地學習和演出,需要很大的勇氣。

兒時身患小兒麻痺症,但因喜歡跳舞,在父母的支持下一邊克服頑疾,一邊學習日本傳統舞蹈。今天,玉三郎能與昆曲結緣,可說是祖上傳承。1926年,其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曾與梅蘭芳同台演出,並結下深厚友誼。玉三郎自小聽父親講述中國京劇及“男旦”梅蘭芳。多年后,當玉三郎在國立大劇場演出歌舞伎時,聽聞昆曲名家張繼青在中劇場吟唱《牡丹亭》,方才知道中國還有昆曲這一國粹中的國粹。

“他跟我說要唱《牡丹亭》時,我腦子都轉不過來。”原想把這位歌舞伎大師請來中國演出的靳飛,忽地被“倒戈”一把。“但又想,他一日本人能如此執著咱們家的戲曲,也實在難得。”之后,在靳飛一陣張羅下,張繼青成了玉三郎的老師,“蘇昆”成了玉三郎的御用團隊。為學透《牡丹亭》,坂東玉三郎幾乎每天和靳飛通國際長途,向他討教原著裡每句唱詞的寓意,還研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裡的中國哲學。

因為歌舞伎中的演和唱被嚴格分開,從未在台上開腔的玉三郎,為昆曲破例。“我嗓子還好,但要再胖點,聲音更容易出來。”玉三郎說為使嗓音圓潤,要“開戒”吃肉。蔡正仁得知,打趣他:“你《離魂》唱得好,所以想到《離魂》,就想著要吃牛肉。”不過蔡正仁最佩服的,是玉三郎用中文把《牡丹亭》的唱詞整個背了下來。“我自個兒都好幾個來回,他好嘛,還學會了蘇州話。”

《周末畫報》× 坂東玉三郎

Q:你以前很喜歡梅蘭芳,但最終為什麼去學昆曲而不是京劇?
A:京劇可能跟歌舞伎的表現形式差別太大,昆曲呢,音樂、舞蹈跟歌舞伎的感覺很接近,從學習的角度看昆曲更容易些。它的唱腔和日本民謠、古典樂曲有不少相似之處。我很喜歡昆曲的音樂,在日本,古代藝術的飛躍最終還是依托音樂。

Q:聽說你很喜歡在車裡聽唱詞,背念白,效果還不錯?
A:是的。可能你會覺得奇怪,但汽車或飛機上的背誦效果特別好。我一開始學習念白,就是反復聽,后來發現昆劇院的演員也是如此,然后再慢慢琢磨細節。“蘇昆”的創作氣氛很好。現在和樂隊,演員的交流基本不用語言也很流暢。

Q:為什麼最喜歡《牡丹亭》裡《離魂》一折?
A:可以這麼說,這折戲可能是作家感情最炙熱的表達。為了強調“離魂”,之前才有了《寫真》。我覺得,《寫真》和《離魂》的對照,是《牡丹亭》的一大特點。這可能也是湯顯祖自己當時環境的反射,他通過《寫真》突出其孤獨或悲哀的境遇。杜麗娘瘦成那樣,還把自己最美的模樣畫下來。她把自己的魂都畫了進去,像離魂一樣,擺脫人間的約束。年輕女子怕是不會這麼想,或只是一種幻想。

Q:你如此著迷《離魂》,是否也受到日本傳統文化中生死價值觀的影響?
A:我想是的。人從生到死之間有很多東西,我最關注的還是生死之間的這一段過程。所以我看《牡丹亭》時,會關注生死之間的矛盾、苦惱和愛情。不過《牡丹亭》最偉大的地方就是通過夢境來展現。《牡丹亭》有很多東西在裡頭,比如佛教。而我說的佛教,就是來世的概念。

Q:你學昆曲三年多,覺得它的精髓是什麼?
A:有兩點:夢幻和音樂。昆曲展示的是東方人對夢幻化生活的一種迷戀。《牡丹亭》就是代表。一個很夢幻的故事。它完全不是現實主義,而只有在舞台上,才能體現出夢幻的氣質。當你走進劇場,看到的也不是現實中的現實。這就是戲劇的魅力。

Q:你在歌舞伎的舞台上那麼多年,深諳其程式和手法,現在唱昆曲,一定也會碰到很多矛盾和沖突,怎麼去磨合?
A:戲劇的靈魂是一樣的。很多人做不到,但只有反復練習。不過一定要先了解程式,這是必要的。所以說排練很重要。我現在也是個“雜貨鋪”,胸中畫有各種程式,如何連接一起,讓他們很好的結合,也是排戲時要解決的問題。但從創造角色意義上說,所有的戲劇都是一樣的。

Q:你怎麼看你和觀眾之間的交流?
A:我們站在舞台上,為觀眾而來。但不是把所有所學的都推給觀眾,很多東西要學會為自己保留。我父親一直告誡我,不能給觀眾看技巧。更多是凌駕技巧之上的感受和體悟。

『周末畫報』 撰文 冰雁 主圖攝影 錢東升 部分圖片 夢花庭園、岡本隆史


“美人爺爺”坂東玉三郎


如果你一直穿著褲子走路,就感受不到穿著裙子的人的心理

坂東的美有“透明感” 攝影:岡本隆史

本刊記者 蒯樂昊 發自上海
見過坂東玉三郎你就知道,陳凱歌的《梅蘭芳》真的選錯演員了。
他身量瘦削,古時大家閨秀般微微含著胸,兩臂略顯拘謹地貼在身側,肩膀輕聳,一路均勻碎步,如風吹過水面。面孔白淨清秀,看不到皺紋,眼神婉轉,在人群裡瞥見舊相知,就頷首遞去一朵微笑。
你看不出他的年齡,甚至含糊了他的性別,雖然他一身男裝。他年已60,舞台生涯53年,中國曲迷稱呼他“美人爺爺”。
坂東玉三郎,日本國寶級藝術大師,歌舞伎中的“女形”,相當於京劇的“男旦”。坂東在日本的地位,相當於梅蘭芳在中國。


坂東玉三郎幾乎看不出年齡 攝影:岡本隆史 副本

他長著梅蘭芳的眼睛
中國著名昆曲藝術家許鳳山見到玉三郎第一句話是:“你長了一雙很美的眼睛。”這雙眼睛與梅蘭芳極為相似,梅蘭芳之子梅葆玖看到玉三郎的《牡丹亭》海報及劇照時也感嘆:“玉三郎身上真好看。”梅蘭芳兒媳屠珍說:“我特別喜歡玉三郎身上的儒雅氣質,他可太像梅蘭芳先生了。”
玉三郎原名楡原伸一,6歲患小兒麻痺症, 為弱化后遺症學習舞蹈。7歲初次登台,后被十四世守田勘彌收養,改名為守田伸一。在日本,歌舞伎演員是世襲制的,25歲時,他正式承襲第5代坂東玉三郎之名。
除了傳統歌舞伎藝術,他還曾自導自演了電影《天守物語》(與宮澤理惠搭檔);與現代芭蕾大師莫裡斯·貝嘉合作創作現代舞;最為著名的是他與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巴赫靈感》之“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之五——追尋希望”。
日本歌舞伎起源於17世紀江戶初期,與中國京劇素有“東方藝術傳統的姊妹花”之稱。“歌舞伎”三字借用漢字,原意為“傾斜”,當時稱奇裝異服、闊步街頭的人為“傾者”,因此歌舞伎人物造型服裝都十分夸張,是日本近世最具代表性、勢力最大的庶民戲劇,高度包容吸收了“能”、“狂言”、“人形淨琉璃”(此三種藝術與歌舞伎並稱日本四大古典藝能)之精華並得到了特殊的發展,最能反應出日本民族獨特的處世心態和美學趣味。
早在1926年,坂東的祖父就與訪日的梅蘭芳同台演出,守田家族也因此與京劇結緣。坂東玉三郎少年時代,家裡就挂著梅蘭芳的劇照,常聽父親談起中國京劇和梅先生。20歲時,父親問他將來想演什麼,玉三郎答:“除了歌舞伎,還想演梅蘭芳先生的《貴妃醉酒》。”父親當即呵斥他,“不要隨口講大話。”
1987年,坂東玉三郎專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把其中的台步和水袖,應用到了他后來出演的歌舞伎《玄宗與楊貴妃》中。
如果在上世紀我們沒能親眼目睹梅蘭芳大師的《游園驚夢》,那在這個世紀能夠看到坂東先生的《牡丹亭》仍將是一種幸運。40年后坂東夢想成真,要在中國出演昆曲《牡丹亭》,將60歲的男兒身,幻化成數百年前因夢成痴的二八少女。
為杜麗娘開齋吃葷
《牡丹亭》幾乎是每個昆曲演員必學的經典劇目,但能夠演好“杜麗娘”的演員少之又少,直到如今也只有梅蘭芳、蔡瑤銑、華文漪、張繼青等少數幾人飾演的杜麗娘為觀眾所認可。
坂東從10年前就開始琢磨《牡丹亭》了,2007年到中國觀摩昆曲名家張繼青的表演,“一見鐘情”,開始跟隨張繼青學習杜麗娘的表演技巧。表演、身段都不是問題,難的是語言和唱腔。歌舞伎演員主要靠舞蹈和技巧等肢體語言,極少開口念白,演唱部分則由樂隊和伴唱來承擔,但中國戲曲要求演員“唱念做打”集於一身。更困難的是,坂東一句中文都不會講,學習昆曲不但要有原汁原味帶蘇州方言的念白,還要鑽研曲牌唱段。
為讓玉三郎迅速進入狀態,張繼青特意灌錄了唱詞和念白,並錄制了口型,寄到日本。玉三郎在“教材”上用注音法強行記憶、反復練習,除了工作睡覺,他大部分時間都用來聽錄音,揣摩每個發音的意思。
他每天打越洋電話向中國老師請教,還翻出《論語》、《孟子》等中文典籍來閱讀,以期深入領略中國的文化。
雖然玉三郎學習的是張繼青版“杜麗娘”,卻沒有照刻“張版”,他多方面地吸取營養,在發聲方法及身段上更接近程硯秋先生,演唱多用頭腔共鳴,近於程硯秋的“腦后音”,而身段富於舞蹈的造型美,也與程派極為相似。
玉三郎嗓子不錯,但歌舞伎近似“啞巴”的演出讓他英雄無用武之地。為了唱好杜麗娘,醫生建議他補充動物脂肪,以助嗓音圓潤,已經20年不食肉的玉三郎特意“開戒”吃肉,以期演出時能擁有理想的嗓音。
“坂東先生是一個偉大的演員,他對藝術執著,自我要求非常嚴格。他在台上的表演讓其他配戲的演員都顯得嫩了。”張繼青說。一位工作人員親眼看見玉三郎下了舞台后,眼神還是“離魂”時的恍惚幽怨,一路踩著杜麗娘的小碎步回到了化妝間!
今年11月,坂東玉三郎將在上海公演中日版《牡丹亭》,他自己策劃,自任藝術總監、總導演,取原劇本五十五出之《游園》、《驚夢》、《寫真》、《離魂》、《幽媾》、《回生》六折。他說,演出費用他分文不取,“當初梅蘭芳學習昆劇以滋養京劇,現在我要把從梅葆玖那裡學來的京劇元素還給昆曲。”
男人的身體,女人的形態
玉三郎有自己的一套原則。比如,舞台之下,他跟演對手戲的演員盡量減少接觸,即使與他合作10年以上的搭檔,他也與之保持距離。因為他認為舞台上的神秘感不應被輕易打破,如果生活裡兩人太過熟悉,就會影響舞台上的敏感與磁場。
雖然台上是生死愛侶,在為《牡丹亭》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他跟飾演柳夢梅的俞玖林比肩而坐,卻連眼神交匯都沒一次。
“以前跟我配戲的都是花旦,從未跟男旦合作演出過,所以我最初跟玉三郎先生的配合總有一種照顧的心態,照顧他是非昆曲專業的演員,照顧他是男人。但是上得台來,眼神一對,我竟然完全感覺不到他是一個男人,尤其在他表達杜麗娘的羞澀之情時。這種舞台感受非常奇妙。”蘇州昆劇院當家小生俞玖林說。
跟坂東先生交往過的人都說他是一個無比純淨的人,過著排練廳、劇場、家三點一線,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白天排練,晚上演出,為了放鬆肌肉和保持形體,臨睡前半小時接受專業醫師的按摩,幾乎沒有個人生活,不參加社會活動,一生未娶,也沒有任何緋聞。
他不單是出色的“女形”,也常常出演男性角色,有一出戲裡他先飾演“女形”,之后換成霸氣豪邁的“獅子精”(歌舞伎中,常有化身動物的角色,表演十分粗獷,類似京劇中的花臉);他扮演的《源氏物語》中的“光之君”,完全傳達出男性的俊朗與儒雅;還有一出戲中他飾演一個男扮女裝的盜賊,全身女人裝扮,但觀眾看到的仍是一個玩世不恭、帶著痞氣的帥氣壞男人,坂東的表演已經完全超脫了男女的天然性別差異。
人們都說他終生不娶,是因為他將一切時間和精力獻給了舞台。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也許更容易理解此事:一個可以在角色中宜男宜女忽男忽女的人,怎會允許現實生活裡界定分明的性別身份來混淆自己?一個習慣了演繹完美愛戀的戲痴,現實生活裡又有哪一段凡俗愛情能夠讓他徹底滿意?
我是天生的歌舞伎者
人物周刊:當年斥責您說大話的父親,知道您能在中國重演梅蘭芳的經典劇作感受如何?
坂東:很可惜我父親已經去世了,如果他知道能有這一天一定非常高興。梅蘭芳先生當年對我們家族乃至日本歌舞伎界的影響,延續幾十年,至今仍在。其實我自己也沒有想到真的會有這一天,這一切看起來都像在做夢。
人物周刊:在中國“男旦”已經越來越少,而日本歌舞伎的“女形”傳統保持得相當好,這是為什麼?
坂東:“女形”藝術的魅力在於它是一種女演員所無法替代的藝術領域。“女形”所扮演的女性並不是為追求女性的真實性,而是一種從男性角度體味到的女性之抽象感。“女形”的魔力不在於男性如何來演女性,而在於如何將自身變為女性。
傳統的喪失是很可惜的事情,也許我說這話對待我那麼好的中國昆曲藝術家有些不敬,但當我逐步走近中國傳統戲劇,確實會有一些失望。
中國先有昆曲,再有京劇,京劇鼎盛的時期,昆曲衰落了,這以后的昆曲受到很多京劇的影響。我在學習昆曲的過程中,非常希望能了解真正原始的昆曲,希望看到昆曲在沒有受到京劇影響之前的服裝和內容。於是我去了蘇州昆曲博物館,但我沒有找到,連在博物館裡都沒留下任何資料,這使我很驚訝。這樣的流失,我們還能不能回歸和復活昆曲的本來面貌呢?也許中國傳統戲劇在大時代的前進過程中忽略了保護,我非常渴望中國能保有更多的傳統戲劇。
人物周刊:我注意到您的手非常小,腳也大概只有35碼,肩是中國所謂的削肩,您知道,在中國對男旦是有身體要求的,比如他們必須是削肩,身高不能超過一定的尺寸,手必須細小柔美如女性等,歌舞伎對“女形”是不是也有同樣的要求呢?
坂東:(笑)是的,幾乎一模一樣。所以可能我天生就是歌舞伎者。我天然擁有這些條件,而且天然就喜歡穿著和服在舞台上表演。我從小就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我一直為“女形”保持著規律而平靜的生活,基本沒有私生活,沒有家庭,沒有孩子,不考慮普通的家庭瑣事,也不知道錢該怎麼花。
人物周刊:太過簡單的生活方式會不會影響您的人生閱歷,影響您對人物內心復雜情感的理解和表達呢?
坂東:我覺得關鍵是自己怎樣看待、怎樣理解生活中的內容。有時生活逐漸富有繁雜,心靈卻反而貧窮和枯竭。比方說,我在蘇州昆劇院時,只有一處水龍頭是供熱水的,大家都會排隊來取熱水,就能夠體會熱水的意義。而在日本,每個水龍頭都能取到熱水,人們便忽略了冷水與熱水的區別,熱水的意義就淺了。
人物周刊:男旦也好女形也好,最初都是因為女人不能拋頭露面演戲,而舞台上又需要女性角色,才由男人反串。今天女演員演出已經不成問題了,反串意義何在?
坂東:女演員只是用自己的女兒身來演女人,我覺得似乎是件無趣的事情。這和做菜是一樣的。若食物只不過是食材的天然原貌,那就太簡單無味。困難的是把原始狀態的食材加以改變,再組合成另外一種菜。這很難,卻更有意思。男旦和女演員的性質是一樣的,但男演員演女性人物,是先把天然的自己否定一次,然后重塑一次。要在藝術上看起來更像女人,就像是在用男人的身體作畫,因此男人的身體需要鍛煉,變成有美感的女人的身體。
人物周刊:您如何鍛煉並做到這一點?
坂東:觀察女人,用腦、用心觀察。比如女人看男人的眼神,杜麗娘是大家閨秀,她看到男人時肯定不會是這樣的眼神(作直勾勾狀),她一定是躲閃的、欲看又欲躲的樣子(作羞狀)。杜麗娘在病中,有一個推窗的動作,我在江南古鎮發現,中國的木窗很重,所以我就加大了推的力量,模擬她推不動的樣子。而且窗子一推開,我馬上增加了一絲搖晃的動作,表現她這時已病得弱不禁風。
這是日積月累的觀察,生活中的女人,以前畫冊文字中的女人,觀察她們的神態、動作,然后組合起來。女形藝術常常是形態產生思想,當你化好妝、穿上古典的衣裙,你就會變成劇中人,可如果你一直穿褲子走路,你就感受不到穿著裙子的人的心理。
人物周刊:對您來說,昆曲最大的難點在什麼地方?
坂東:最難的還是語言,日語中動詞放在語句的最后,而漢語中動詞是在中間,所以在情緒表達上,一切都不一樣了。
人物周刊:您說您試圖從湯顯祖的立場來理解杜麗娘,您理解的杜麗娘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坂東:湯先生寫這部戲的時候已經年邁,經歷過世間滄桑,悟透人生。他筆下的杜麗娘雖然是個年輕的姑娘,但是在她病中,她發現自己一夜間相貌憔悴,於是想作畫留住此刻的容顏。這些都不是一個年輕姑娘的心理,這是一個接近死亡的老者的心理。我在琢磨這個人物時,常常發現在人物背后,有另一個聲音在發言。
人物周刊:這另一個聲音是指命運嗎?正如日本文化裡常常出現的哲思:生命短暫無常?
坂東:也許,但我說的是原作者的聲音,是湯顯祖在借杜麗娘發言。《牡丹亭》最打動我的一點,是男女在正常情況下無法相見相愛,只有在夢裡或者隔著生死才能相愛,這與日本文化裡某些東西不謀而合。但最后,杜麗娘和柳夢梅的真情感動上天,神讓杜麗娘起死回生了。這個(大團圓)結局就是典型的中國文化,日本文化裡是不會有這一出的。
人物周刊:精神氣質上,有人評價梅蘭芳先生的美有“人間性”,您的美有接近無意識界的“透明感”,這也是中日文化之間的差異所致,您自己覺得呢?
坂東:我想,一切古典藝術形態,都存在著節制之美,它們的形態經過長期積澱,已經高度程式化,但是觀眾仍可以在不同表演者看似程式化的表現中,體會到非常獨特而幽微的細節。


2009年9月2日水曜日

Tamasaburo comments on being named Suzhou's Honorary Citizen

Tamasaburo states, "to be named as an honorary citizen of the birthplace of Kunqu, is the best way to commemorate my deep feelings towards Suzhou and Kunqu. I am very grateful for this."

“成為榮譽市民是我與崑曲的最好紀念”
坂東玉三郎珍視和中國的緣分

8月31日下午,當一襲白衣的坂東玉三郎在蘇州昆劇院排練中日版《牡丹亭》時,甫一開口,台下記者席中一片驚訝:“他現在唱得這麼好! ”距離今年3月在蘇州科文中心的公演還不到半年,這位日本歌舞伎大師對崑曲的認真與投入讓人讚嘆。而對於剛剛擁有的“蘇州市榮譽市民”稱號,坂東表示,“這是對我與蘇州與崑曲感情的最好紀念。 ”

在蘇州科文中心的首場公演結束後,記者曾問及坂東還會繼續《牡丹亭》的學習否?一身戲裝的坂東當場表示,會努力嘗試的。從上週五趕到蘇州學習、排練《寫真》、《幽媾》兩折開始,坂東的進步令蘇昆演職員也很驚訝,“我們覺得這幾天他每一次的排練表現都不一樣,一天比一天好。這說明他不僅在日本做了很充分的準備,就是排練好了自己回到賓館裏也不停地在練習鑽研。”在現場指導的蘇昆副院長呂福海對坂東的進步讚不絕口。在《幽媾》中與坂東演對手戲的俞玖林也表示:“這一折他是前天開始學,8月31日呢練了三四遍,今天他就完全把一個女鬼夜半來見書生的神韻表達出來了,水準很高。 ”由於此次坂東下榻于上海,因此,他每天中午坐火車來到蘇州,一直排練到下午五時左右,再坐晚間火車返回上海。為準備今年11月中旬在上海的演出,坂東此次到蘇昆是為了再學習兩折新戲;其中的《寫真》全長約10分鐘,幾乎全是杜麗娘的戲,且歌且舞,大段的唱詞和唸白非常考驗坂東;而《幽媾》則是旦角與小生演員“碰撞”很充分的一折對手戲,演員之間的細微差別在臺上演出時是一目了然。因此,坂東對自己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從最初的學習到今天,戲份增加了,對角色的很多複雜內容也有了認識,杜麗娘不僅僅是一個年輕的姑娘,她身上那些女性的不同面目要一點點地演出來,醞釀好了才能演得好。 ”8月31日在排練《幽媾》時,雖然唱、念都暫時由蘇昆的一位演員“代理”,但觀眾們對坂東充沛的感情、準確的表現報以熱烈掌聲。

一直安於演員本色的坂東對“蘇州市榮譽市民”異常珍視:“我非常感謝,我和中國有緣分,但我從未奢求與蘇昆同仁們的合作,從未奢求蘇州給予我的這個榮譽。能成為崑曲發源地蘇州的一個榮譽市民,這是對我與蘇州與崑曲感情的最好紀念。 ”
《姑蘇晚報》2009年9月1日
記者 李婷

上海公演を前に坂東玉三郎に蘇州市栄譽市民の稱號

日本の歌舞伎界の大名跡、坂東玉三郎氏と蘇州昆劇院との合同演出される中日版『牡丹亭』の公演が今年11月17日から11月22日まで上海蘭心大劇場で行われる。
坂東玉三郎氏は8月27日上海で、今回の上海公演開催の記者発表會に出席した。
今日、蘇州に著いたばかりの坂東氏は蘇州昆劇院で公演に向けて演技の稽古と『牡丹亭』のリハーサルを始めた。
主催者の発表によると、今回の上海公演で坂東玉三郎氏は『牡丹亭』の「遊園」、「驚夢」、「寫真」、「離魂」、「回生」の五幕に登場して主役の杜麗娘を演じることになる。
「今回の上海公演では坂東玉三郎氏は、今年3月蘇州科技文化蕓術センターで行った蘇州公演よりも一幕多く、「寫真」も演じ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と説明があった。
蘇州昆劇院の関係者によると、坂東氏は、3月の蘇州公演から日本に戻っても「寫真」の一幕の臺詞や歌詞の練習を積んできており、杜麗娘の姿、形を完璧に表現するために、正式には今日から蘇州昆劇院の俳優たちから「寫真」の演技を學び始めたのである。
現在開催中の第14期蘇州市人民大會常務委員會12回會議で坂東玉三郎氏に対し、「蘇州市栄譽市民」の稱號を授與す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

(2009.8.31.  姑蘇晩報 日本語訳/陶園路)




2009年9月1日火曜日

Botantei Symposium in Shanghai [9.1.09]

Tamasaburo met with renowned Kunqu actors and actresses in a symposium in Shanghai. Talked about the Sino-Japanese "Mudating" production.

用赤子之心 追尋杜麗娘之魂
2009-9-2 0:52:25

上海戲曲界座談中日版《牡丹亭》

  昨天下午,上海花園飯店的會議室裡聚集了一群滬上昆曲大腕——蔡正仁、華文漪、梁谷音,同坐的還有京劇女老生王佩瑜和上海戲劇學院戲曲舞蹈分院院長徐幸捷等——這不是一場演出,但或許比一場演出更加特別和富有意義,因為坐在他們對面進行長談的是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而他正是為了學習昆曲《牡丹亭》而來,“我一直向往的中國,我一直在找,后來發現就在昆曲裡”。

  東方早報記者 蔡曉瑋


坂東玉三郎在蘇州昆曲團排練


左起:蔡正仁、坂東玉三郎、華文漪、梁谷音

  一出《離魂》良多啟發

  蔡正仁和梁谷音去年5月都曾在北京看過坂東玉三郎的《牡丹亭》,兩人都對玉三郎演繹的《離魂》贊嘆有加,“昆曲載歌載舞,感情跟形體是完全統一在一個人物上的,但玉三郎的《離魂》,更提高了一個境界,它唱念作舞,我完全忘了,隻剩下杜麗娘的靈魂真正升天。”《離魂》在《牡丹亭》中並不是常演的一折,因為內容非常簡單。玉三郎的闡釋沒有通過太多的動作,也並不悲切,更多的是通過內心戲,“他的動作不多,但感覺就是杜麗娘。其實在舞台上演員動作多容易演,動作少卻非常難。”從少時就演柳夢梅的蔡正仁這樣評價這位日本版杜麗娘。

  這種不同的演繹角度,或許和玉三郎對原作本身的關注點異於國內戲曲界有關,“人從生到死有很多東西,我關注的還是生與死之間這一段的過程。”而《牡丹亭》用一場夢來死而生,則是最吸引玉三郎的地方。在《寫真》中,他考慮得更多的是杜麗娘怎樣把自己的靈魂也畫進了畫中,怎樣能夠一夜消瘦;在《回生》中,他考慮的是杜麗娘回生了之后,還是不是那個豆蔻少女——在他的理解中,杜麗娘的唱詞一部分是杜麗娘的詞,一部分則是湯顯祖的話,人物的靈魂和劇作家的靈魂是他始終思索的重點。

  赤子之心 在於琢磨細節

  在11月的上海公演中,玉三郎還將表演的是新學的兩折《寫真》和《幽媾》,記者上周日在蘇州昆曲團的排練場見到了身穿朴素T恤衫的玉三郎初次排練《幽媾》,雖然唱詞念白還需要別的演員配音,走步和動作也稍顯生疏,但那種在排練時心無旁騖的開心和天真感染了所有人。

  《牡丹亭》的版本非常多,每個演員演的都不一樣,“昆曲的特點就是載歌載舞。我擺的姿勢多漂亮,而沒有考慮杜麗娘的靈魂,魂在哪裡?所以我們演出來的人物都不夠深刻。玉三郎先生研究劇本很多,他琢磨人物的靈魂。我們中日文化交流,如此的深,這是很好的開端,以后應該經常這樣。”華文漪在座談會上發出感嘆。

  和傳統的戲曲演員相比,作為昆曲的初學者,玉三郎的赤子之心在於對於每個細節的仔細琢磨,而不困於程式,“我就在想,比如《幽媾》中,為什麼柳夢梅的身段會這麼繁復,有沒有必要。”玉三郎的疑惑得到了蔡正仁和梁谷音的答復,傳統習慣中的身段並不繁復,“我期待看到玉三郎減法式的表演,但做減法非常難。”

  演員最重要的是想像力

  在講座中,對古老藝術的傳承也成為雙方都關心的話題。徐幸捷院長提到,在國內,戲曲的教學仍然非常傳統,更多注重“口傳心授”,而對劇本的理解、思考則非常缺乏。

  “有一點非常重要,對演員來說,最關鍵的是怎麼培養、發揮每個演員的想像力。想像力的力量,就是這個演員的力量。如果缺少想像力的話,很不好發展,就不能上到一個高的層次。”玉三郎說,而另一方面舞台的經驗也非常重要,“為了觀眾來演出,不是所有責任都推給觀眾,很多東西要為自己保留,不是給他們看的。自己學到的東西不能全部給觀眾看,要有所保留。我的父親一直告訴我,你不給觀眾看技巧。”

  作為年輕演員,京劇女老生王佩瑜也對此深有感觸:“我現在領悟到,忽略技巧是因為你要先凌駕在技巧之上,然后,可以把它拋棄掉,作為一個年輕的演員,我們現在還在模仿,還在表現,還在博取觀眾的掌聲,但是我經過自己的努力,可能有一天我會不在乎這種掌聲,但是,在心裡裝著觀眾的時候、心裡真的裝著自己藝術追求渴望的時候,你才能達到那個高度。”


2009年8月27日木曜日

Rehearsal in Suzhou starts [8.28.09]

Tamasaburo spent 4 days rehearsing his upcoming Mudanting/Botantei production in Suzhou. This video shows him learning 《寫真》.
In the interview, Tamasaburo explained, "to have a better voice for this performance, I have started eating meat again per my doctor's advice". On receiving the title of "Suzhou's honorable citizen", he expressed his gratitude and vowed to continue his drive to revive traditional arts and facilitate cultural exchange.

“日本梅蘭芳”為昆曲“破戒” 當選榮譽市民倍感榮幸

蘇州新聞綜合頻道

  今年3月,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出演的中日版《牡丹亭》在蘇州上演 ,技驚四座。11月份,中日版《牡丹亭》還將參演第1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
近日,坂東 玉三郎再次來到蘇州,在蘇州昆劇院作進一步的學習與排練。再次在蘇州的舞台上進行彩排,坂東玉三郎顯得游刃有余。從去年開始,坂東玉三郎領銜的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已經在日本京都、中國北京和蘇州演出多場,每次都驚艷四座。
一直以來,為保持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坂東玉三郎有不吃肉的習慣,不過為了更加完美地 演繹昆曲,二十多年不吃肉的坂東特意破戒。
  日前,坂東玉三郎住在上海,每天他都是從上海趕到蘇州來排練,已經年過60的他,仍然 契而不舍。每次演出他都會新學一折昆曲,這次他又多學了一出《寫真》的唱詞,坂東說自 己的目標就是學會全本的《牡丹亭》。這個月,坂東玉三郎還當選為了蘇州市榮譽市民,他表示倍感榮幸。     

蘇州新聞記者報道。

中日版《牡丹亭》主演坂東蘇州漸入佳境(圖)
(2009-9-1 13:52)

坂東玉三郎在蘇州排練《牡丹亭》。□記者 姚永強 攝
  本報訊(記者 王舒陽)昨天下午,在蘇州昆劇院排練廳的舞台上,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身著一襲白衣,素顏的他雖然未著戲裝卻在舞台上頗具神韻,一顰一笑、一招一式都讓台下觀看他排練的昆曲專家們為之叫好。今年11月17日到22日,這出由坂東玉三郎領銜的中日版《牡丹亭》將在上海連演6場。從8月28日起他來到蘇州昆劇院排練新增的《寫真》一出,用坂東玉三郎的話來說,“我希望能夠把原作的感情和氛圍表現出來,展現出《牡丹亭》‘美’的那個層面”。

  蘇昆排練漸入佳境

  “坂東飾演的杜麗娘是很生活化,很自然的角色,他的演出早已超越了一般戲曲演員那種程式化的表演方式,空靈、自然,對人物充滿了感情。 ”昨天,看完坂東排練以后,蘇州昆劇院副院長呂福海由衷地贊嘆道。而與之合作的柳夢梅的扮演者俞玖林更是用“漸入佳境”這個詞精辟地概括出坂東這幾天在蘇州昆劇院排練的境況。

  “杜麗娘是一個很難掌握的角色,這是作家晚年時候寫的作品,這是閱盡了人間哀樂的時候。要把這種老年的感覺通過杜麗娘年輕的身體表現出來是很難得的,必須要分別掌握好作家的想法和杜麗娘的想法,然后在演出的時候再組合起來。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坂東玉三郎認真地闡釋了自己對杜麗娘的理解。

  迎難而上成就日版杜麗娘

  明知難度極高,然而卻知難而上,坂東玉三郎坦承此次排練《幽媾》一折,最難的部分還是在於念白,“因為唱詞配有音樂,音是定下來的,我能夠跟著音樂去記憶,比較好掌握。而念白,它的音沒有定下來,非常難。 ”另一點令玉三郎感到為難的是和中國演員的配合,“中日文中動詞的位置不同,中文裡動詞在前,而日文中動詞在后,這個死背下來非常難,而你又必須記住才能領會對方微妙的情緒變化”。但在合作者俞玖林眼裡,這次合作卻宛若天成:“玉三郎先生在《幽媾》一折時,雖然唱念還不是很准確,但他卻用肢體語言及表情將杜麗娘對書生柳夢梅的感情演繹得出神入化,這讓我完全感覺不出是和一個男人在對戲,在舞台上,他就是杜麗娘”。

  “榮譽市民”是對昆曲的紀念

  去年八月,市人大授予了坂東玉三郎“蘇州市榮譽市民”的稱號。這也是中國政府首次對外國藝術家,尤其是對戲曲類藝術家授予“榮譽市民”的稱號。

  談及這個稱號,坂東先生謙虛地說,“這樣的一個稱號,其實也是他對蘇州這個城市,對昆曲這門藝術的一個特別紀念。雖然國家不同,然而就舞台藝術來講,卻是沒有國界的,就像梅蘭芳先生當年在日本演出京劇時,不僅影響了日本戲劇的一個時代,也對日本幾代演員有著深厚的影響。一出久違的好戲,帶給觀眾的藝術享受則是終生的,影響和意義也是深遠的。 ”坂東先生表示,如果這次他能順利地將最難的一折《幽媾》拿下,那麼他也會考慮將在蘇州上演一出完整版的《牡丹亭》,以帶動更多的觀眾了解昆曲,喜愛昆曲。
(xinyu摘自蘇州日報)

坂東玉三郎的昆曲夢
2009年09月01日 04:10第一財經日報

三年前,坂東玉三郎向中國昆曲藝術家張繼青學習《牡丹亭》,並決定在舞台上出演杜麗娘。去年,在好友靳飛的牽線搭橋下,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成型,並一路巡演至日本京都、北京和蘇州。

不懂中文的日本歌舞伎大師,花甲之年卻迷上了昆曲。11月下旬,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將演繹坂東玉三郎所說的“東方人的夢幻化的生活”

吳丹

“別說坂東玉三郎是個外國人,就連我們經驗豐富的中國戲曲演員,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學會兩折戲,都是很困難的。”這幾天,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多少有點緊張。11月17日至22日,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將在上海蘭心大戲院公演,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執意要出演全部七折戲。今年3月,他曾在蘇州演出《牡丹亭》,當時只演了其中五折,余下的《寫真》和《幽媾》兩折則由青年演員擔綱。

“這一次他的戲癮上來了,跟我談了很久,一定要把剩下兩折戲都演下來。”《牡丹亭》的制作人靳飛很擔心玉三郎的承受力,“畢竟是年近六旬的人了,這期間他還得回日本歌舞伎座演出,只能見縫插針背唱詞。”靳飛一直勸說,但玉三郎執意要全力以赴。

三年前,坂東玉三郎向中國昆曲藝術家張繼青學習《牡丹亭》,並決定在舞台上出演杜麗娘。去年,在好友靳飛的牽線搭橋下,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成型,並一路巡演至日本京都、北京和蘇州,所到之處皆是“日本梅蘭芳”的驚嘆。

這兩位身處不同時代、不同國家的大師,其實早有淵源。1926年,坂東玉三郎的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曾與梅蘭芳同台演出,玉三郎年少時就聽父親講述過中國京劇,他家中尚挂有梅蘭芳的劇照。1987年,玉三郎還曾專程赴京向梅葆玖學習《貴妃醉酒》。當他得知《貴妃醉酒》是受昆曲影響而創作的,又對昆曲產生了濃厚興趣。

CBN:《牡丹亭·楊貴妃》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持續演了20天,場場滿座。你覺得日本觀眾接受昆曲有障礙嗎?

坂東玉三郎:日本普通觀眾對古典藝術很熟悉。就像歌舞伎座,每個月能吸引10萬觀眾,人們已經非常習慣這種傳統的表演方式了。我們在日本演出時配有字幕,再加上音樂和演員的表演,觀眾們還是很能接受的。

CBN:你的祖父曾與梅蘭芳先生同台演出,20多年前,你也專程向梅葆玖學過《貴妃醉酒》。但你最終選擇了昆曲而不是京劇,為什麼?

坂東玉三郎:京劇與歌舞伎的表演形式差別太大,相比之下,昆曲的音樂與表演形式跟歌舞伎比較接近,昆曲裡的唱腔跟日本古典歌曲、日本民謠有幾分相似之處。

CBN:昆曲唱詞的文學性很高,蘇州話也相當難學。不懂中文的你怎麼克服這些障礙?

坂東玉三郎:我經常跟靳飛一起交流《牡丹亭》的唱詞寓意。對我來說,念白是最難掌握的。中文和日文的語法完全不同,動詞的位置常是相反的,死背下來相當困難。我是靠聽錄音來強行記憶,先努力記住一個,再連帶記住第二個、第三個,把大的框架記住之后,每次到蘇州再細摳,把所有細節整理一遍。我相信通過反復練習,很多事情都能做到。

我們的創作氛圍很好。雖然彼此語言不通,但一站到台上,我與演員、樂隊之間的交流完全可以靠肢體和眼神,有一種默契。

CBN:你認為昆曲的精髓在哪兒?

坂東玉三郎:有兩點。一是很夢幻,二是音樂很美。昆曲展示的是東方人的夢幻化的生活,這一點讓我特別迷戀。《牡丹亭》尤其有代表性,我很難具體說《牡丹亭》的哪一點是夢幻的,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夢幻的故事,完全不是現實主義的,只有在舞台上才能傳達這種感覺。

CBN:湯顯祖寫《牡丹亭》時是48歲,他在創作后期寫一個少女懷春的故事,像是做了一場夢。是否這也是你的夢?

坂東玉三郎:這是湯顯祖的夢,也是我的夢。《牡丹亭》是作家在嘗盡人生后寫出來的故事,一個老人的思想通過年輕的角色煥發出來。所以,我是在跟著作家的感覺走,把老人的思想演出來。

CBN:你以61歲的年紀去演16歲的杜麗娘,是什麼感受?

坂東玉三郎:日本的能樂與歌舞伎藝術中有一句話:有豐富人生閱歷的演員,才能演好年輕的角色。年紀大的人去演年輕角色,是可以的,但不能勉強。

年輕人在台上可以表現出青春的樣子,年紀大的人可以展現人生經驗,這些都很重要。這就是戲劇萬般變化的趣味。年輕演員塑造年輕角色往往很困難,這就跟女演員創造女性角色一樣困難,缺乏客觀色彩。所以,男人創造女性角色,或者老人創造年輕角色通常更有意思。

CBN:在你演出之前,通常怎麼進入角色?

坂東玉三郎:會有兩種情況。緊張的時候就默默背戲,或者,就是拼命跟人聊天,什麼都說。再緊張的話,我就不上台了。演員一定要在觀眾面前保持一種緊張感,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在台上 他就是一個女人
2009年09月01日 04:10第一財經日報

吳丹

坂東玉三郎

走進蘇州昆劇院的排練廳,坂東玉三郎正與搭檔俞玖林為《寫真》初次對戲。

俊朗的俞玖林曾出演過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他的技巧、唱腔與念白都相當熟絡。但在簡陋空蕩的舞台上,他一身T恤與牛仔褲給人過於強烈的現代氣息,以至於很難聯想起四百年前的柳夢梅。

而初次排演《寫真》的坂東玉三郎,同樣身著便裝,短發素顏,卻以老道的功底統領著氣場。他對唱腔與念白還很陌生,需旁人來唱念,自己只能走走台步,做些姿態。但就是這輕盈的走動、側臉、轉身、下蹲,眉目的低垂或猶疑,就把杜麗娘清冷、敏感、多慮與豐富的情感盡展。

台下的玉三郎聲音很輕,總是湊在翻譯耳邊低語,時不時用食指攏一下耳邊頭發。花甲之年的他,皮膚仍然細致,干干淨淨。他長了一副中國古典女性最典型的溜肩,骨架極小,走路又十分輕快挺拔,讓女孩子們自嘆不如。

在談及對玉三郎的印象,俞玖林脫口而出:“我覺得他就是一個女人。”而與玉三郎交往十多年的靳飛則說:“他在台上台下完全是兩種狀態,一上台就相當癲狂。”

玉三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由來已久。靳飛說,玉三郎一直在讀《論語》、《老子》和《庄子》,並且常年聽中國的傳統戲曲,“他喜歡中國戲劇,連豫劇都聽過。對於日本知識分子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必修課。”他在藝術界涉獵極廣。寫書、寫劇本、拍電影,也與大提琴家馬友友等藝術家合作。上世紀90年代,他與吉永小百合攜手的電影《夢中的女人》曾經入圍柏林電影節。

“他近幾年的生活除了歌舞伎,就是昆曲。”靳飛說,玉三郎一生未婚,沒子女,也鮮有社交。“他的生活非常簡單。每天去劇場的路上就一直插著耳機聽昆曲,演出結束,卸完妝,鑽進車裡便又插上耳機。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視看昆曲的錄像。”靳飛說,他時常會接到玉三郎的長途電話,所探討的話題完全是《牡丹亭》,“知道他怎麼學昆曲的人都感慨,現在居然還有人為昆曲下那麼大苦功,而且還是一個歌舞伎大師。”

看過玉三郎的演出后,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一下就能感受到“他下的功夫很深”:“年輕女演員們是扮演杜麗娘,但他是深入了那個時代,深入了杜麗娘的靈魂。在舞台上,他就是杜麗娘。”蔡少華由此開始反思,過去是否太過強調演員的字正腔圓和程式化的細節,而忽略了精准神韻帶來的震懾力。

而靳飛覺得,玉三郎為杜麗娘這個角色添加了一絲狠勁,“尤其是《離魂》一折中,杜麗娘臨死前向母親拜別,輕輕推開母親的這個動作,他是動了‘日本刀’的。他斬斷生死姻緣的態度,充滿了日本人對生命無常的認知,非常震撼。”


“日本梅蘭芳”來蘇排練 為嗓音20年來首次開戒吃肉
(2009-8-30 09:22)

  本報訊(記者 王舒陽 通訊員 陳之立)舉手投足間流露萬種風情,眼波流轉時難掩千般魅力,素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與蘇州昆劇院合作的中日版昆劇《牡丹亭》將參演第1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並於11月17日到22日公演於上海蘭心大戲院。為了在滬公演,坂東玉三郎28日到達蘇州,在蘇州昆劇院開始進一步的學習與排練。

  眉眼間像極梅蘭芳大師

  業界將坂東玉三郎稱為“梅蘭芳之后的亞洲戲劇又一高峰”,由他領銜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歷經日本京都首演、北京湖廣會館和今年蘇州科文中心的演出,每每驚艷四座。此次在上海的演出,坂東玉三郎坦陳,緣起今年3月他在蘇州的演出,上海媒體的關注以及上海眾多京昆名家和傳統藝術愛好者的熱誠,讓他深受感動,經多方協調,最終選擇了歷史久遠的蘭心大戲院再度公演。

  由於氣質和演技的特殊要求,《牡丹亭》雖然幾乎是每個中國昆曲演員都必學的劇目,但能夠演好“杜麗娘”的演員少之又少。中國著名昆曲藝術家許鳳山表示:“一個完全不會中文的日本人能喜歡中國古典藝術,並能完全透徹地理解劇中所有人物唱詞的意思,無論唱念都做得很好,實在出乎意料。許多中國的年輕演員隻怕連自己唱詞的意思都不能完全弄懂。”他還贊道,“坂東玉三郎長了一雙很美的眼睛,這雙眼睛與梅蘭芳的眼睛極為相似,最適合飾演‘杜麗娘’。 ”

  為嗓音20年來首次開戒吃肉

  昆曲的難度有目共睹,坂東玉三郎為演好《牡丹亭》,頗下苦功。與如今年輕演員的浮躁不同,坂東玉三郎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尋查“杜麗娘”人物的本源,嘗試站在湯顯祖的角度來思考,“湯先生究竟希望杜麗娘是怎樣的女子?作家到了老年,嘗盡人生百態,卻把感悟借一個青春少女口中說出。 ”

  歌舞伎的演唱與表演是嚴格分開的,但玉三郎此次演出昆曲必須唱、念、做、表兼備。故而醫生建議玉三郎補充動物脂肪以助嗓音圓潤,為此已二十年不食肉的玉三郎特意“開戒”吃肉,以期演出時能有理想的嗓音。

  日本美融入戲劇的“無常”感

  坂東玉三郎昆曲技藝進步之神速,讓諸多昆曲界資深人士震驚。今年3月蘇州演出后,回到日本的他又多學會一出《寫真》的唱詞,昨日起,其赴蘇州“封閉式訓練”,並爭取拿下最后也是最難關——幽媾。

  雖然坂東玉三郎學習的是張繼青版“杜麗娘”,卻沒有照刻“張版”,而是多方面汲取營養,來塑造自己心中的完美“杜麗娘”:他的發聲方法及身段更接近程硯秋,頭腔共鳴近於程硯秋的“腦后音”,而身段富於舞蹈的造型美,也與程派風格極為相似。他還融入了具有“透明感”的“日本美”,在《離魂》一折中杜麗娘臨死前向母親的再拜,以及輕輕推開杜母、春香的動作,均出自他自己的設計,充滿了日本人所深刻認識的“無常”感覺。

(xinyu摘自蘇州日報)


坂東玉三郎今抵蘇學藝 中日版《牡丹亭》將在上海公演
(2009-8-28 10:02)

  本報訊(記者 李婷)由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和蘇州昆劇院合作演出的中日版《牡丹亭》將於11月17日至11月22日在上海蘭心大劇院公演。昨天,坂東玉三郎先生在上海參加了為此次公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到達蘇州的坂東將在蘇州昆劇院開始進一步學習、排練。

  據悉,11月的上海公演,坂東玉三郎將在《游園》、《驚夢》、《寫真》、《離魂》、《回生》五折中出場主演杜麗娘。“這比他今年三月份在科文中心的蘇州公演要多一折《寫真》。”蘇昆的一位人士透露,從3月演出返回日本后,坂東就一直在學習《寫真》一折的唱詞,為完美塑造杜麗娘的形象,坂東從今天開始將向蘇州昆劇院的演員學習《寫真》一折的表演部分。

  由坂東玉三郎領銜的中日版《牡丹亭》去年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連演20場,場場爆滿。今年三月在蘇州公演也獲得如潮好評。而在日前舉行的蘇州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坂東玉三郎被授予“蘇州市榮譽市民”稱號。


Press event in Shanghai [8.27.09]

舉手投足日本味 東瀛飛來杜麗娘
2009-08-28 14:15作者:王劍虹 王麗琳
來源:新民晚報



  雖然同樣是西裝、襯衫、領帶,穿在坂東玉三郎身上卻有一種完全不同的味道,這位花甲之年的日本歌舞伎“女形”名角,昨天作為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的扮演者在滬亮相,為即將於第1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在蘭心大戲院亮相的《牡丹亭》造勢。舉手投足間有濃得化不開的歌舞伎味道的坂東玉三郎,如何來演繹好中國傳統昆曲中青春少女杜麗娘呢?坂東玉三郎表示,自己常常會從作者的角度來思考杜麗娘這個角色,而杜麗娘這個角色的心理其實是需要有一些生活閱歷才能更好地體會。

  從去年在日本的首演到之后在北京、蘇州的上演,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的每一次亮相,坂東玉三郎的戲份就會增加一點。此次來滬與今年3月在蘇州的演出相比,坂東玉三郎會增加一折《寫真》,他認真地表示,明天就會去蘇州開始排練,至於余下的《幽媾》一折,坂東表示自己還沒有把握在上海演出前能把它拿下來。

  從見面會現場播放的短片以及網上的視頻來看,若是以昆曲程式化表演的要求來衡量坂東玉三郎扮演的杜麗娘,那麼幾乎舉手投足間都可以挑出毛病來,坂東的表演有相當濃的“日本味”。不過坂東玉三郎對杜麗娘這個角色的領悟卻並非每一位中國昆曲演員都可能達到的,與其說坂東玉三郎在演昆曲,不如說他是在演杜麗娘,那一種眼波流轉的確令人驚艷。

  據介紹,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今年藝術節期間將在蘭心大戲院連演6場,最高票價達1280元。

半年又學“寫真”懸念只留“幽媾”
http://news.QQ.com  2009年08月28日13:06   新聞晚報   

坂東玉三郎

晚報記者 謝正宜報道 攝影 周斌

  有人說,他是繼梅蘭芳之后亞洲戲劇的又一位稀世之人。

  有人說,如果上世紀沒能親睹梅蘭芳大師的《游園驚夢》,那在這個世紀能夠看到他的《牡丹亭》,仍將是一種幸運。

  由日本歌舞伎國寶級大師坂東玉三郎領銜主演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經歷了日本京都的夢幻首演、北京湖廣會館的轟動反響、蘇州科文中心的驚艷四座,終於將迎來上海的隆重公演。此次上海公演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國際藝術節組委會主辦,北京夢花庭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作為第十一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參演節目,於11月17日-22日上演於蘭心大戲院。

  純粹人,一生情種是“女形”

  身處凡世卻異常干淨、純粹、對於舞台執著一生的坂東玉三郎生活中很簡單,沒有家庭,沒有社會活動,沒有一切娛樂,每天只有家、排練廳和劇場,演出結束后就是回家休息——任何生活中的瑣事都會打擾他對舞台中那個“她”的愛,他畢生都希望以最純淨的狀態專情於舞台上的那個“女形”。

  坂東玉三郎震撼般美麗的“女形”形象至今無人顛覆。因他個子較高,穿戴上歌舞伎“女形”的服裝和頭飾有近1米9,這在歌舞伎的舞台上非常稀有。很多人僅僅是看了他的幾張劇照,便會被強烈吸引,而現實中清秀、儒雅的形象不遜於任何日本偶像男明星。

與而今年輕演員的浮躁不同,坂東玉三郎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尋查“杜麗娘”人物的本源,嘗試站在湯顯祖的角度來思考,“湯先生究竟希望杜麗娘是怎樣女子?憨直的大家少女還是懷春的閨閣艷姝?作家到了老年,嘗盡人生百態,卻把感悟借一個青春少女口中說出。”

眉眼間,與梅蘭芳相似相通

坂東先生今年3月蘇州演出之時,上海媒體廣泛、深度、全面報道,眾多京昆名家和傳統藝術愛好者對此版《牡丹亭》關注期盼,也因此,坂東玉三郎決定選擇歷史久遠,古朴典雅的蘭心大戲院再現杜麗娘之浪漫情生。

 坂東玉三郎對中國戲劇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其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早在1926年便曾與訪日的京劇大師梅蘭芳同台演出,並與梅蘭芳結下深厚友誼。玉三郎雖從未與梅蘭芳謀面,卻深受其熏陶,不但家中挂有梅先生的劇照,還閱讀了大量有關梅蘭芳的資料。

  因為氣質和演法的特殊要求,《牡丹亭》雖是幾乎每個中國昆曲演員都必學的劇目,但能夠演好“杜麗娘”的演員少之又少。中國著名昆曲藝術家許鳳山表示:“一個完全不會中文的日本人能喜歡中國古典藝術,並能完全透徹地理解劇中所有人物唱詞的意義,無論唱念都做得很好,實在出乎意料。許多中國的年輕演員只怕連自己唱詞的意義都不能完全弄懂。”他還贊道,“坂東玉三郎長了一雙很美的眼睛,這雙眼睛與梅蘭芳的眼睛極為相似,最適合飾演‘杜麗娘’。”

著名京劇藝術家梅葆玖對坂東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牡丹亭》非常關心,當他看到玉三郎先《牡丹亭》海報及劇照時感嘆:“玉三郎身上真好看”;梅蘭芳兒媳屠珍女士則說:“我特別喜歡玉三郎身上的儒雅氣質,他可太像梅蘭芳先生了。”

  為嗓音,二十年未食肉今開戒

  昆曲的難度有目共睹,玉三郎為演好《牡丹亭》,頗下苦功。與而今年輕演員的浮躁不同,坂東玉三郎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尋查“杜麗娘”人物的本源,嘗試站在湯顯祖的角度來思考,“湯先生究竟希望杜麗娘是怎樣的女子?作家到了老年,嘗盡人生百態,卻把感悟借一個青春少女口中說出。”

  歌舞伎的演唱與表演是嚴格分開的,但玉三郎此次演出昆曲必須唱、念、做、表兼備。故而醫生建議玉三郎補充動物脂肪以助嗓音圓潤,為此已二十年不食肉的玉三郎特意“開戒”吃肉,以期演出時能擁有理想的嗓音。

為將中日版《牡丹亭》真正打造成經典,整個創作團隊無人懈怠。執行導演靳飛先生的一個小小的綠色日記本上,用工整的楷書詳細記錄了《牡丹亭》劇本唱詞,並匯總了梅蘭芳、蔡瑤銑、張繼青等人在每句唱詞裡不同的唱法、身段、調度、表情,一顰一笑,許多昆曲業內人士對此感嘆:“現在竟然還能有人為昆曲下這麼大的苦功!”

  玉三郎版杜麗娘數美合一

  坂東玉三郎昆曲技藝進步之神速,讓諸多昆曲界資深人士震驚。半年之內,他又多學會一出“寫真”,今日起,赴蘇州“封閉式訓練”,並爭取拿下最后也是最難關——幽媾。

  雖然坂東玉三郎學習的是張繼青版“杜麗娘”,卻明顯感受到他沒有照刻“張版”,而是多方面地吸取了營養,來塑造自己心中的完美“杜麗娘”:他的發聲方法及身段更接近程硯秋,頭腔共鳴近於程硯秋的“腦后音”,而身段富於舞蹈的造型美,也與程派風格極為相似。他還融入了具有“透明感”的“日本美”,在《離魂》一折中杜麗娘臨死前向母親的再拜,以及輕輕推開杜母、春香的動作,均出自他自己的設計,充滿了日本人所深刻認識的“無常”感覺。制作人靳飛先生說,“玉三郎是繼梅蘭芳之后出現的亞洲戲劇又一奇跡。他的表演具有一種無限接近自然的、接近無意識界的‘透明感’,與梅蘭芳藝術的鮮明的‘人間性’恰成對比。梅蘭芳與玉三郎猶如日月之交相輝映。”

日本歌舞伎大師玉三郎演杜麗娘


玉三郎昨在滬笑談自己扮演的杜麗娘
本報記者戴焱淼攝

本報訊 (記者張裕)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昨出現在日本駐滬總領事官邸,這位東瀛“男旦”笑談自己將扮演的杜麗娘。 對玉三郎來說,昆曲的唱腔還容易些,但念白的難度實在太大了。因此,昆曲名家張繼青為他灌錄唱詞和念白,並錄制了口型視頻;玉三郎則對照張繼青的“教材”以注音法強行記憶,為此他耗時3年。如今,玉三郎已能演出“游園”、“驚夢”、“離魂”、“回生”。玉三郎告訴記者,他將駐留蘇州幾個月,學習“寫真”和“幽媾”。他說要演完整昆曲《牡丹亭》,並把這出他的心愛之作獻給第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杜麗娘年輕的身體 湯顯祖晚年的思想
2009-8-28 1:04:37

中日版《牡丹亭》11月上海公演 坂東玉三郎昨談創作體悟

  昨天下午,同樣是在日本總領事官邸內,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穿著一身合體的日式白襯衫和西裝微微欠著身子從滿座的媒體席間走過,優雅地坐上發言台,沒有人能想到這是一位已經60歲的老人。半年前,也是在這裡,坂東玉三郎為宣傳中日版《牡丹亭》的蘇州演出特意身著戲服,化身杜麗娘和搭檔柳夢梅的扮演者俞玖林為在座的媒體演了一場堂會,艷驚四座,引發上海媒體集體趕赴蘇州“追星”。

  東方早報記者 蔡曉瑋

扮演杜麗娘的坂東玉三郎希望展現《牡丹亭》的“美”

坂東玉三郎   早報記者 劉行喆 圖

  今年11月17日到22日,這出由坂東玉三郎領銜的中日版《牡丹亭》終於將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連演6場,此次演出更將加入他新學的《寫真》一出,用坂東玉三郎的話來說,“我希望能夠把原作的感情和氛圍表現出來,展現出《牡丹亭》‘美’的那個層面。”

  歌舞伎大師的中國戲曲情結

  其實,在此次上海演出之前,中日版《牡丹亭》已經在京都、北京和蘇州總共演出了30多場,其中去年3月在日本演出就達到20場。據制作人、執行導演靳飛介紹,當時的日本各大媒體都在重要版面對此次演出加以贊揚,“《朝日新聞》更是在頭版的中間位置刊登了坂東玉三郎先生的《牡丹亭》劇照,這是前所未有的,一般這個位置都是留給國際上的重大新聞。”

  作為一位日本國寶級的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的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早在1926年便曾與訪日的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同台演出並與梅蘭芳結下了深厚友誼。而早在1987年,坂東玉三郎就曾專程到北京向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在了解到京昆之間的淵源又了解到昆曲產生的時間與日本的能樂和歌舞伎相吻合之后,對昆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終於在2007年,他開始向昆曲名家張繼青學習杜麗娘這一角色。“杜麗娘是一個很難掌握的角色,這是作家晚年時候寫的作品,這是閱盡了人間哀樂的時候。要把這種老年的感覺通過杜麗娘年輕的身體表現出來是很難得的,必須要分別掌握好作家的想法和杜麗娘的想法,然后在演出的時候再組合起來。”坂東玉三郎認真地闡釋自己對杜麗娘的理解。

  迎難而上 成就玉三郎版杜麗娘

  難度極高,然而知難而上,為演好《牡丹亭》,坂東玉三郎先生還研讀《論語》、《孟子》、《庄子》和《老子》;並幾乎每日通過國際長途,請教靳飛關於《牡丹亭》每句唱詞的寓意。為了達到自己心目中那個湯顯祖筆下的杜麗娘形象,玉三郎特意“開戒”——歌舞伎的演唱與表演是嚴格分開的,但玉三郎此次演出昆曲必須唱、念、做、表兼備,故而醫生建議玉三郎補充動物脂肪以助嗓音圓潤,為此已20年不食肉的玉三郎特意“開戒”吃肉,以期演出時能擁有理想的嗓音。

  坂東玉三郎坦承最難的部分在於念白,“因為唱詞配有音樂,音是定下來的,我能夠跟著音樂去記憶,比較好掌握。而念白,它的音沒有定下來,非常難。”另一點令玉三郎感到為難的是和中國演員的配合,“中日文中動詞的位置不同,中文裡動詞在前,而日文中動詞在后,這個死背下來非常難,而你又必須記住才能領會對方微妙的情緒變化。”但有趣的是,在合作者俞玖林眼裡,這次合作卻宛若天成:“最大的不同在於,之前合作更多的是花旦,而玉三郎先生則是一個男人來演杜麗娘。但除了第一次排練的時候還有磨合的感覺,之后的合作中,我完全感覺不出和一個男人在對戲,在舞台上,他就是杜麗娘。”

  就像坂東玉三郎所講的那樣,雖然國家不同,然而就舞台藝術來講,卻是沒有國界的,其深厚歌舞伎造詣和經驗也將融入到昆劇的表演中。“比如說一個有身份的小姐是不會斜眼看人的,因為她不會懷疑別人。而偷偷地看,斜眼看,往往是有了一定經驗的人。”這種對於女子和生活深入細致的觀察,勢必也會帶入《牡丹亭》中,並為觀眾帶來一個坂東玉三郎版的杜麗娘。

坂東玉三郎:為杜麗娘寢食難安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8日07:55 新聞晨報

坂東玉三郎 夏曾珍/制圖
  □晨報記者 邱儷華

  曾經有人感嘆,如果在上世紀沒能親眼目睹梅蘭芳大師的《游園驚夢》,那麼,在這個世紀看到坂東玉三郎的《牡丹亭》,仍然算是一種幸運。昨天,這位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來滬,宣布其與蘇州昆劇院合作的中日版昆劇《牡丹亭》將參演第1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並於11月17日到22日公演於蘭心大戲院。

  1987年,初試《貴妃醉酒》

  業界將坂東玉三郎稱為“梅蘭芳之后的亞洲戲劇又一高峰”,由他領銜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歷經日本京都首演、去年奧運前夕北京湖廣會館和今年蘇州的演出,每每驚艷四座。說到此番來上海,坂東玉三郎坦陳,緣起

  今年3月蘇州的演出,上海媒體的關注以及上海眾多京昆名家和傳統藝術愛好者的熱誠,讓他深受感動,經多方協調,最終選擇了歷史久遠的蘭心大戲院再度公演。

  說起來,坂東玉三郎對中國戲劇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早在1926年便與訪日的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同台演出,並與梅蘭芳結下了深厚友誼。玉三郎年少時,聽父親講述中國京劇,也熟知梅蘭芳,20歲時,父親問他將來想演什麼,他答道:“除了歌舞伎還想演《楊貴妃》。”

  玉三郎心中“追尋梅蘭芳足跡”的想法從未減退。1987年,他專程到北京,向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貴妃醉酒》的台步、水袖等中國京劇的表演方式,並應用於他后來出演的歌舞伎作品《玄宗與楊貴妃》。期間,玉三郎得知《貴妃醉酒》是受昆曲影響,而中國昆曲產生的時間與日本的能樂、歌舞伎相吻合,從此對昆曲興趣更濃,又將目光投向有400年歷史的昆曲經典劇目《牡丹亭》。

  2007年,痴迷《牡丹亭》

  2007年,玉三郎來到蘇州,觀看了原汁原味的昆曲《牡丹亭》,並向中國昆曲名家張繼青學習“杜麗娘”一角,玉三郎為此下了苦功。從當年6月開始,為了讓不懂中文、從未學過昆曲的玉三郎迅速進入狀態,張繼青親自灌錄了唱詞和念白,並錄制了口型視頻,寄到日本供玉三郎學習;玉三郎則對照張繼青寄來的“教材”,用注音法強行記憶、反復練習。而且,玉三郎幾乎每天都會通過國際長途,請教每句唱詞的寓意,同時,研讀《論語》、《孟子》、《庄子》和《老子》。

  歌舞伎的演唱與表演是嚴格分開的,但玉三郎演出昆曲必須唱、念、做、表兼備,醫生建議他補充動物脂肪以使嗓音圓潤,為此,已經20年不吃肉的他特意“開戒”。

  對話玉三郎

  問:除了念白,還有什麼最難?

  答:作者老年才寫了這部作品,那是已經體驗過喜怒哀樂的年紀,而杜麗娘卻是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年輕的演員容易些,越老則越會跟著作家走,我演的時候覺得最難的就是在湯顯祖和杜麗娘之間找到合適的分寸感。

  問:歌舞伎和昆曲的表演有何不同?

  答:昆曲也好,歌舞伎也好,很多都是通過一些細小的動作,把現實重組再現。比如,杜麗娘是大家閨秀,她談戀愛的方式是直白的,看待一切都很單純,但如果是一個有經驗的女人,她的眼神往往是迂回的,會斜著眼悄悄地看人。


特寫:“日本梅蘭芳”上海聊說《牡丹亭》

新華網上海頻道記者許曉青8月28日報道:“我將盡力表現杜麗娘之美。”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27日在上海對中日兩國媒體如是說。

由坂東玉三郎領銜主演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將於今年11月在上海蘭心大戲院公演。這將是中日版《牡丹亭》自去年問世后首次亮相昆曲“重鎮”上海。

27日,在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官邸,一襲黑色西服的坂東玉三郎攜蘇州昆劇院的創作演出班底亮相,並講述他個人心目中的《牡丹亭》和杜麗娘。

有“日本梅蘭芳”美譽的坂東玉三郎,其祖父一輩就曾與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結緣。上世紀80年代,坂東玉三郎曾專程到北京,向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的步法、甩袖等技藝。自2007年起,坂東從一個不懂漢語的“昆曲門外漢”,一步步向中國“杜麗娘”的角色邁進。他拜師昆曲名家張繼青等,從一顰一笑學起,最終得圓以男旦身份出演《牡丹亭》的心願。

在坂東玉三郎看來,《牡丹亭》是湯顯祖的晚期作品,在杜麗娘的青春形象背后,其實還蘊藏著湯顯祖本人對人生的感悟。坂東舉例道,比如杜麗娘對“春天離去”的理解,又比如在《離魂》一折中杜麗娘說出了不少富有哲理的話。坂東認為,這都是自己在演出中需要表達的內涵。 、


8月27日,日本歌舞伎國寶級大師、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坂東玉三郎亮相上海,與中日媒體見面。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坂東玉三郎在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中飾演杜麗娘

“《牡丹亭》中還表達了中國人獨特的生死觀,之前我以為杜麗娘死了就是死了,但是演了《回生》這一折,才發現‘起死回生’的意義,這是中國文化對生死的表達。”坂東玉三郎說。

當被問及“究竟哪些細節是演出難點”時,坂東坦言,掌握昆曲對白仍有一定難度。他透露,自己扮演的“杜麗娘”在與中國小生俞玖林飾演的“柳夢梅”對戲時,還是需要靠記憶力,背誦大段對白。他說,在理解中日兩國語言表達習慣上的一些差異后,自己能進一步入戲。

坂東玉三郎還對記者說,中國的《牡丹亭》故事在日本具有相當的藝術影響力,中國的昆曲與日本的歌舞伎表演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一些差別,不同文化的藝術表達是可以互通的。

應記者之邀,未著戲裝的坂東玉三郎還在記者會現場“秀”了自己理想中“杜麗娘”的眼神及手勢。

據了解,比照曾在京都、北京、蘇州等地上演30多場的中日版《牡丹亭》,11月亮相上海的版本中,坂東玉三郎的戲將更加豐滿。自即日起,坂東玉三郎將排演《寫真》《幽媾》兩折,使之與《游園》《驚夢》《離魂》《回生》等完美結合。

中日版《牡丹亭》曾是昆曲界向北京奧運會獻禮的作品之一,今年11月的上海演出則被列為上海國際藝術節重點劇目之一,同時也表達中日藝術家對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美好祝願。

坂東玉三郎很有信心地說:“我將努力再現原著作者希望表達的感情和氛圍。”

“日本梅蘭芳”演繹杜麗娘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將在滬公演(2)(圖)
2009-08-27 19:44:0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上海,2009年8月27日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劇照,坂東玉三郎(左)飾演杜麗娘(攝於2009年3月)。

  當日,中日雙方有關單位在上海宣布,由坂東玉三郎領銜主演,與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聯合演出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將作為第十一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演節目,於2009年11月17日起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連演6場。坂東玉三郎是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他對中國的昆曲情有獨鐘,3年前就來華學習昆曲《牡丹亭》的表演,被譽為“日本梅蘭芳”。

  新華社記者 任瓏 攝

“日本梅蘭芳” 將在滬公演《牡丹亭》


  昨天,中日雙方有關單位在上海宣布,由坂東玉三郎領銜主演,與江蘇省蘇州昆劇院聯合演出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將作為第十一屆上海國際藝術節的參演節目,從11月17日起在上海蘭心大戲院連演6場。坂東玉三郎是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他對中國的昆曲情有獨鐘,3年前就來華學習昆曲《牡丹亭》的表演,被譽為“日本梅蘭芳”。■新華社發

歌舞伎大師演出昆劇《牡丹亭》
2009-08-28 10:22 來源:解放日報

昨天下午,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現身於在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內舉行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新聞發布會上。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由日本鬆竹公司、蘇州昆劇院、北京夢花庭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
  昨天下午,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現身於在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內舉行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新聞發布會上。11月17日至22日,作為第11屆上海國際藝術節正式參演節目,年過花甲的日本老藝術家將登台歷史久遠的蘭心大劇院,在《牡丹亭》中飾演向中國昆曲名家張繼青學習的“杜麗娘”一角。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由日本鬆竹公司、蘇州昆劇院、北京夢花庭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此次來滬的6場演出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主辦。蘇州昆劇院的主要演員昨天也與媒體見面。

“日本梅蘭芳”坂東為演杜麗娘破戒吃肉
2009年08月28日 11:28 來源:天天新報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11月亮相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舉手投足間流露萬種風情,眼波流轉時難掩千般魅力,素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昨日低調亮相上海,為其領銜主演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舉行小型發布會。據悉,該劇作為第十一屆上海國際藝術節參演節目,將於11月17日至22日獻演蘭心戲院。

  進步神速令人驚訝


  從日本京都的夢幻首演、北京湖廣會館的轟動反響,到蘇州科文中心的艷驚四座,看著台上那個千嬌百媚的“杜麗娘”,讓人很難想象其扮演者坂東玉三郎在三年前還是一句中文也不會,且從沒系統學習過昆曲的歌舞伎演員。

  然而,玉三郎還是憑借著他的藝術天賦和不斷的勤學苦練,拿下了《牡丹亭》中“游園”、“驚夢”、“離魂”等片段,如今留下的懸念隻剩“寫真”和“幽媾”二折。在昨日的發布會上,他鄭重表示:“我正在努力學習,盡可能在11月中旬的演出中為大家獻上《牡丹亭》完整的七折戲。”

  三年前,玉三郎開始向昆曲藝術家張繼青學習《牡丹亭》,並已經在對人物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到的表演風格。“玉三郎對藝術的執著及對自身要求之嚴格讓他進步神速。”張繼青說,“看他的演出,我隻能用‘驚訝’形容。如今,他在舞台上的表現已經令其他配戲的演員都顯得生嫩了。”

  努力克服語言障礙關

  對於學習《牡丹亭》的最大難關,玉三郎毫不諱言是“語言”,“中文和日文的語法結構完全不同,最初是聽不懂也說不來,自己的唱詞部分可以通過聽錄音來解決,但不知道對方在唱什麼也是很大問題,因為不了解什麼時候該自己開口。”

  為了讓玉三郎迅速進入狀態。自2007年6月開始,張繼青親自灌錄了唱詞和念白,並錄制了口型視頻,寄到日本供玉三郎學習;玉三郎則對照張繼青寄來的“教材”用注音法強行記憶、反復練習。此外,歌舞伎的演唱與表演是嚴格分開的,但玉三郎此次演出昆曲必須唱、念、做、表兼備。為在表演時能擁有理想的嗓音,已二十年不食肉的他特意遵醫囑“開戒”吃肉,補充動物脂肪,以助嗓音圓潤。

  青春背后的生命感悟

  玉三郎跟隨張繼青學習“杜麗娘”,並非依樣畫葫蘆,而是多方面吸取營養,來塑造自己心中的完美“杜麗娘”,甚至在《牡丹亭》中融入了具有“透明感”的“日本美”。譬如,在《離魂》一折中,杜麗娘臨死前向母親的再拜,以及輕輕推開杜母、春香的動作,均出自玉三郎先生自己的設計,充滿了日本人所深刻認識的“無常”感覺。

  制作人靳飛說:“玉三郎的表演接近自然,有種‘透明感’。他努力通過舞台藝術向世界展示‘日本美’。”

  追尋梅蘭芳的足跡

  玉三郎對中國戲劇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其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早在1926年便曾與訪日的中國京劇大師梅蘭芳同台演出。玉三郎年少時,便聽父親講述中國京劇的出色,也熟知了中國著名男旦藝術家梅蘭芳先生。

  1987年,玉三郎專程到北京,向梅蘭芳之子梅葆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的台步、水袖等表演方式,以應用於他后來出演的歌舞伎作品《玄宗與楊貴妃》中。在學戲過程中,玉三郎得知《貴妃醉酒》是受中國昆曲影響而創作的經典劇目,而中國昆曲產生的時間與日本的能樂和歌舞伎相呼應,從此他對昆曲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將目光投向了中國昆曲經典劇目《牡丹亭》。

  新報記者|朱淵|文|齊琦|攝


2009年8月25日火曜日

Performance schedule for November 09 released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 日本國寶級大師演出
2009-09-01 16:22作者:王霖

演出簡介:

  看點:有"日本梅蘭芳"之譽的日本歌舞伎國寶級大師坂東玉三郎將在該劇中扮演杜麗娘,由於坂東玉三郎是歌舞伎女形大家,中國京昆藝術又有男旦的傳統。因此,坂東玉三郎飾演杜麗娘可謂是渾然天成,讓觀眾既感受到異質藝術基因雜交而帶來的驚異和新奇的審美效應,又體味到同源的東方文化水乳交融的親切屬性。坂東玉三郎上了杜麗娘的戲裝,不說一句話,舞台上裊然一步,中國觀眾就會為其一顰一態而叫好。

  主要演員:

  杜麗娘―坂東玉三郎飾 柳夢梅―俞玖林飾 春香―朱瓔媛飾

  內容介紹:

  中日版《牡丹亭》由《游園》、 《驚夢》、 《寫真》、 《離魂》四折,內容自杜麗娘游園至相思而死。演出還恢復清乾隆年間宮廷演出的《堆花》一場。其中杜麗娘一角由日本歌舞伎守田家族第五代坂東玉三郎飾演。

  《牡丹亭》又名《還魂記》,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1550―1616)的代表作。該劇創作於公元1598年前后,經中國歷代演員四百余年的舞台實踐,已成為中國傳統戲劇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作品。

  該劇講述南宋年間,廣東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一女子在花園內與他相會,同時千裡之外,南安府太守杜寶之女杜麗娘自小受父母嚴格約束,因看《詩經・關雎》一章而傷春感懷、顧影自憐。杜麗娘在丫鬟春香帶領下到花園游覽,游園歸來后得一夢,夢中有一書生持柳枝與她相見,二人幽會於花園內牡丹亭畔太湖石邊。春夢正酣之時麗娘醒轉,書生不見,杜麗娘相思致病, 日漸消瘦,於是自描春容,並在畫上題詩一首,暗喻與書生柳夢梅之緣。

  麗娘之病日漸沉重。中秋之夜,細雨瀟瀟,月色朦朦,杜麗娘彌留之際囑丫環舂香將春容埋於花園太湖石下,並囑其母將自己葬於花園梅樹旁。在恍惚間見到夢中情人向自己吐露真情的幻象中,杜麗娘溘然夭逝。

  后因金兵南侵,杜寶奉命鎮守邊關,舉家遷移。柳夢梅上京趕考,在杜家舊宅借宿,偶在后園太湖石下得麗娘自描之圖,方悟與己相會之人現實存在,便日夜對畫呼喚,終感動神明,麗娘復活,二人結為夫婦。

"坂東版"昆劇《牡丹亭》:"日本梅蘭芳"出演杜麗娘
2009-08-25 13:47作者:王劍虹 陳誓驃
來源:新民晚報

由日本歌舞伎名角坂東玉三郎和蘇州昆劇院合作演出的昆劇《牡丹亭》將於11月17日至22日在蘭心大劇院公演,該劇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連演20場,場場爆滿,還曾在北京和蘇州上演也頗受好評。
  由日本歌舞伎名角坂東玉三郎和蘇州昆劇院合作演出的昆劇《牡丹亭》將於11月17日至22日在蘭心大劇院公演,該劇曾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連演20場,場場爆滿,還曾在北京和蘇州上演也頗受好評。扮演杜麗娘的坂東玉三郎化著歌舞伎的妝容,與滿台昆曲妝扮的演員在一起卻不顯得突兀,有媒體稱坂東玉三郎扮演的杜麗娘雖然臉上涂著日本歌舞伎特有的厚厚白粉,但“骨子裡顯露出600年昆曲所硯‘磨’出來的味道”。

  坂東玉三郎是日本著名的歌舞伎演員,還廣泛涉足各個藝術領域,他執導的影片還曾入圍柏林電影節。坂東的祖父歌舞伎大師十三世守田勘彌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在來北京時結識了梅蘭芳。20年前,坂東玉三郎也專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中表現楊貴妃華貴醉態的台步、水袖,並將這些京劇表演程式融入到歌舞伎劇《玄宗與楊貴妃》中,贏得了“日本梅蘭芳”的美譽。

  一個偶然的機會,坂東玉三郎觀看了張繼青的昆曲《牡丹亭》,並一見傾心,決定跟隨張繼青學演杜麗娘。一開始坂東玉三郎還是想把《牡丹亭》改編成歌舞伎,但最終決定以昆曲的本來面目上演。“坂東版”杜麗娘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亮相受到追捧,連演20場場場爆滿。作為參演的另一方,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表示,坂東玉三郎使昆曲的欣賞群體走出了華語人群,而且“坂東玉三郎並不是用歌舞伎的東西來改造昆曲,而是認真地按照昆曲的套路演昆曲。”不過該劇導演靳飛則認為,坂東玉三郎在古老的昆曲中融入了“日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