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觀眾席上環視整個舞台
作為杜麗娘,他嫵媚痴情,為愛生死﹔作為中日版《牡丹亭》的總導演,他事必躬親,嚴謹細致。3月12日,中日版《牡丹亭》在蘇州科技文化中心進行了最后一次的帶妝彩排,為了將他排演多時的成果完整地展示出來,坂東下午早早地便來到了科文大劇院,從三點開始走台、四點結束彩排后在現場擔任指揮,他的身影出現在了舞台的每個角落,在杜麗娘和導演的角色中頻繁轉換。

仔細觀察舞台燈光
在沒有他的戲份時,坂東總是坐在台下觀眾席上仔細地觀察燈光、布景的效果,並不時地同身邊的日方工作人員交流著,商量著應該怎麼處理會更好。

測光
走台結束后,仍然踩著繡鞋的他重新走上舞台,背著雙手,表情嚴肅,用他的雙眼審視著舞台的每一個角落,讓幕布、燈光、音響一個接著一個地不停測試,每個環節都經過了無數次的調整。在燈光師調燈的時候,他注意到布景的褶子有些皺了,特意讓工作人員把它一個一個熨平整。

與工作人員交流溝通
在其他演員、工作人員先去吃飯的時候,坂東還在不停地和攝制組、燈光師們進行反復的溝通,等到他離開的時候,已經是5點半了,此時,距離晚上彩排僅有1個小時。

3月12日下午4點彩排謝幕
中日版《牡丹亭》將於3月13、14日在蘇州科文中心連演兩場,共分為七折,即《游園》、《驚夢》、《寫真》、《離魂》、《叫畫》、《幽媾》和《回生》,其中,《游園》、《驚夢》、《離魂》、《回生》四折中的杜麗娘由坂東玉三郎出演,《寫真》、《幽媾》兩折中的杜麗娘則由蘇昆青年演員翁育賢扮演。蘇昆青年演員俞玖林將繼續與坂東玉三郎合作,在劇中飾演柳夢梅。

各國專家專心觀看彩排
晚上6:30分,正式彩排開始,坂東的專注地投入了杜麗娘的世界,但當由翁育賢在台上飾演《幽媾》中的杜麗娘時,一身《回生》裝扮的坂東又忍不住坐到了觀眾席上,檢查著現場的光影效果和演員的表現。

3月12日晚上帶裝彩排
12日晚,中日版《牡丹亭》的現場帶妝彩排吸引了不少來自日本、比利時、美國、台灣的專家到場觀看。由於馬上要趕回台灣,不能觀賞坂東的正式演出,台灣昆曲推動人賈馨園覺得有些遺憾,在觀看了今天的完整彩排后,她表示“坂東在表演方面十分完美”,對於杜麗娘的演繹十分到位,尤其是《離魂》一折中可以感受到他把自己完全融入了杜麗娘的世界。“對於他這樣一個從來沒學過中文和昆曲的外國人來說,表演到現在這樣,真的非常不容易。”

彩排后與賈馨園后台合影
據中日版《牡丹亭》制作人靳飛介紹,坂東自從抵達蘇州后一直在努力的排練,經過10多天的磨合,對於明天的演出已經准備就緒了。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日駐滬總領事橫井裕均會到場觀看演出。
編輯 周昕 攝影 王宇婷
2009年3月12日
中日版《牡丹亭》出票達八成
科文中心尚有少量余票可供
備受各界關注的中日版《牡丹亭》蘇州公演即將於明、后兩天(3月13日、14日)在科文中心大劇院與廣大觀眾見面。記者昨天獲悉,兩場演出的售票情況良好,“已經售出了八成左右,現在我們售票窗口中隻有280元和180元兩個價位的一些余票了。 ”科文中心節目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
從上個月下旬中日版《牡丹亭》蘇州公演的售票工作開始后,分設於蘇州、北京、上海的售票點就開始接到海內外觀眾的咨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來自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西班牙、法國等國家的觀眾訂票,港澳台地區的觀眾也有很多,比較令人意外的是,來自重慶、貴州、福建等省、市的國內觀眾屆時也會趕到蘇州觀看中日版《牡丹亭》。“我們猜想,這些觀眾也許都是坂東先生的粉絲吧。”該劇的制作人靳飛表示,“有位來自香港的粉絲,一下子就訂了10張1080元最高價的票,因為擔心出手晚了,沒過幾天這位粉絲還特意請人趕到蘇州買走了票。 ”
“中日版《牡丹亭》蘇州公演採取的公開售票方式,既表達了我們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也是希望能在社會上倡導出‘買一張票出一份力’大家來扶持昆曲的氛圍。”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說。
《姑蘇晚報》2009年3月12日
記者 李婷
幕后汗水托起了中日版《牡丹亭》的方寸舞台
3月13、14日,中日版《牡丹亭》將在蘇州科技文化中心大劇院的舞台隆重上演,為了讓這部戲能以最完美姿態展示在昆曲故鄉的市民面前,幕后有著無數工作人員辛勤的汗水,科文中心舞台部的工作人員從10號開始裝台,一直忙到了12號。
記者一進大劇院,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個個忙碌的身影。“10號那天就忙了一天,11號為了等日方工作人員的設備,一直忙到了晚上12點,今天從早上9點上班開始就沒停過。”當記者幾次想前去採訪的時候,都被工作人員以“正在忙”的理由拒絕了。
雖然科文的舞台已經身經百戰,對於這個團隊來說,這些工作都隻是平常地不能平常了,但他們依舊全神貫注地力爭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就音響來說,光是系統搭建就用了2個8小時,裝台又是一個8小時,調試花了6小時。舞台部的工程師介紹,由於此次布景比較簡單,對燈光和音響的要求就特別高。他們另外還准備了一套完整的備用方案,萬一有系統癱瘓的時候也能保証演出順利進行。
2月28日,坂東玉三郎一行飛抵浦東機場后,未經休整便來到了金雞湖畔的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踏看演出場地和設施考察時對科文中心的硬件設施給予了高度評價,但唯一擔心的是科文的舞台太大,與觀眾的溝通可能會比較有距離感。對此,科文有什麼應對措施呢?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針對這個問題,他們根據實際情況,縮小了邊幕和沿幕,並且將樂池改造成座椅,讓觀眾在視覺效果上與坂東更為接近。記者在現場看到,原本的觀眾席前面又增加了3排座位,這些座位的位置就是以前的樂池,和舞台的距離不到1米。另外,科文方面還特地新購置了一張厚達5、6公分的地毯,將演出范圍縮小在特定范圍內。
據了解,日方將把此次坂東表演昆曲《牡丹亭》的全過程拍成紀錄片,由日本NHK擔任攝制,索尼音樂負責錄音。雖然合作時間很短,但他們是日方最接近科文幕后工作團隊的人。問及對科文的印象,索尼音樂的鈴木浩二直言“非常驚訝,這裡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劇場,擁有最新的音響設備,其中有一款麥克風比索尼音樂用的還要好。”原本還擔心中國的設備不符合錄制要求的他們,在看到科文的設備后就放心了。“這裡的工作人員非常熱情,我們在專業配合上非常融洽,節省了我們的時間和精力,非常感謝他們。”
(轉載自蘇州工業園區網站 編輯 周昕 2009年3月13日)
0 件のコメント:
コメントを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