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2006 Tamasaburo has started a new project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lay "The Peony Pavilion (牡丹亭)". This blog attempts to track the progress of this project through various news articles, videos and pictures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For a chronological list of events, see "Project Timeline" sidebar.

For Japanese news articles, see this special section.

To translate anything into English or Japanese, try these following tools: yahoo or Google.
残念ながら無料の翻訳ツールの中国語→日本語は不完全です。一部意味不明になり、おおよその内容が推測できる程度です。(中国語→英語の方が未だわかりやすいかもしれません。)


2009年3月14日土曜日

News Coverage of Suzhou Performance [3/13-14/2009]

中日《牡丹亭》花開蘇城 “玉牡丹”驚艷四座
(2009-3-14 19:42)



  由中日兩國藝術家耗時近兩年培育的“牡丹花”開回了故鄉,昨晚,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首場演出在蘇唱響。

  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潘震宙,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市領導徐國強、王鴻聲、府採芹等觀看了演出,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也攜夫人專程趕來參加此次公演。

  一身粉衣、一把香扇,一段“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年近60的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委婉水袖、婀娜身段演繹出了滿台春色,不時贏得全場掌聲。坂東玉三郎有日本“梅蘭芳”之稱,這位從沒學過中文和昆曲的老人苦練近兩年,在舞台上將青春少女演繹得淋漓盡致,將昆曲表達得至柔至美,被眾人稱為是“奇跡”。

  中日版《牡丹亭》去年曾在日本京都和中國北京成功演出30場,此次蘇州公演分為7折。演出結束,觀眾久久不散,掌聲中謝幕就達3次。謝幕后,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向坂東玉三郎表示慰問。王榮說,這次演出在昆曲傳承史上極具紀念意義,也進一步促進了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

(金軼摘自蘇州新聞綜合頻道)

轉身之后 “玉牡丹”給了昆曲故鄉一份驚艷

空蕩蕩的舞台上,坂東背對著觀眾站在了舞台的一角,幕布后面,是無數雙期待和好奇的眼睛。紅色大幕拉起,掌聲四起,他悄然轉身,唱起了“夢回鶯囀、亂煞年光便……”,把觀眾帶進春色無邊的后花園。昆曲的戲裝與頭面,帶著點歌舞伎的影子,變幻的燈光下,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卻是如此協調妖美。

人說昆曲就如同蘇州園林,說不盡的文人風雅。昆曲最原始的表演樣式就來自江南的私家園林,一個大戶人家擁有一座園林,蓄養一個昆曲家班,或做壽,或節慶,三五知己或同門同族雅集宴請,按全本或單出劇目出演,以娛心性,乃是豪門望族最時尚的文娛消費。總之,園林與昆曲似是不能分隔的,可是后來戲曲從園林中走出來,走向三面牆的舞台,走向大眾化時,在華麗舞台的襯托和太多的創新后,也就失了它原有的清雅。

中日版《牡丹亭》的布景是素到了極點,一個空蕩蕩的舞台上,隻有幾張白紗帷幕,即使是在姹紫嫣紅的花園裡,雍容的牡丹印在白紗上也顯得異常素雅。“坂東是嚴格按照中國梨園行的規矩演出的”昆曲專家顧篤璜先生如此評價。他的身段非常慢,似乎每個動作像放慢鏡頭一樣。一個轉身,一個下腰,就從這慢裡溢出無限旖旎好看來。日本式的演繹和審美,在不經意中還原了昆曲的雅致。伴隨著一根嗚咽的笛子,睡夢中的杜麗娘慵懶地睜開眼,看到年輕的秀才,身段兒輕輕一顫,眼睛裡就流出些許迷離來——那一刻,中日版《牡丹亭》的觀眾席上,發出輕輕的嘆息。

舞台上的那一個轉身,坂東就成了活的杜麗娘,他的每一次嬌羞、每一次淒婉都讓觀眾驚訝感嘆。但觀眾不會知道,為了演活這每折不過短短十幾分鐘的杜麗娘,他在舞台下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據了解,光《驚夢》和《離魂》他就學了一年多,《游園》則從去年9月一直學到了今年2月。來蘇州十多天了,他的世界裡只有昆曲,只有《牡丹亭》,即使在賓館裡休息的時候,他也會在院子裡泡上一壺茶,聽著昆曲,自己練習。而演出結束后,他將返回日本繼續學習《寫真》,希望能在年底前拿下。

他在台上全情投入,將嫵媚痴情、為愛生死的杜麗娘演繹的活靈活現,但誰都沒有發現,他的雙眼正在充血,上台前,他還在小心的滴著眼藥水。“每次他都要比我們早一個小時到舞台”蘇州昆劇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演出前的這幾天他累極了,不僅要抓緊排練,還要檢查舞台的燈光、布景和音響。演出前在后台,他雙手合掌,輕輕地向每個演員都鞠了個躬。

演出結束的時候,科文中心大劇院裡1000多位觀眾起立為坂東鼓掌叫好,這是來自昆曲故鄉的由衷認同。一向表情淡然的他,隔著厚厚的戲妝,露出了童貞般燦爛的笑容。
編輯 周昕 攝影 王宇婷
2009年3月15日

三月暖春 牡丹盛艷 中日版《牡丹亭》綻放科文
王榮建議授坂東玉三郎蘇州“榮譽市民”

3月13日晚,金雞湖畔的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流光溢彩、璀璨奪目,由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牡丹亭》正在這裡隆重上演,字正腔圓的地道唸白、獨具神韻的表演讓科文中心大劇院裏一度“鴉雀無聲”,觀眾深深沉醉到了杜麗娘的世界。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潘震宙,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省文化廳副巡視員汪人元,市領導徐國強、馬明龍、王鴻聲、府采芹等觀看演出,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攜夫人專程趕來參加此次公演。

2008年,坂東領銜中日版《牡丹亭》在日本京都南座和北京湖廣會館共演出了30余場,場場爆滿,取得了巨大成功,被評為“暖春中盛開的牡丹花”。今年是《中日文化交流協定》簽訂30週年,中日版《牡丹亭》選擇崑曲的發源地蘇州舉行公演意義深遠。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于3月6日發來 “崑曲東傳蓬壺山,姑蘇春來玉牡丹。”的賀詞。演出前,王鴻聲和橫井裕分別致辭祝賀演出。

此次在蘇州科文上演的中日版《牡丹亭》共分七折,即《遊園》、《驚夢》、《寫真》、《離魂》、《叫畫》、《幽媾》和《回生》。除了《寫真》、《幽媾》兩折中的杜麗娘則由蘇昆青年演員翁育賢扮演外,其餘均為坂東玉三郎演出。整場演出坂東除了一招一式儘量保持崑曲表演傳統外,把他對《牡丹亭》的理解表現地淋漓盡致。

其中,坂東在《離魂》一折的演繹最震懾人心,緊抓著觀眾。杜麗娘身著素衣,每一吟哦每一姿態,都懷著難以抑制的惆悵。在座觀眾屏息凝神,無不為之哀婉嘆息。連演過無數次春香的沈國芳在回到後臺時仍抑制不住眼淚,“我本來說肯定不會哭的,但他一開口,我就忍不住了。”

蘇州昆劇院院長蔡少華演出時一直站在後臺,仔細地觀察著舞臺上坂東的表現,他稱讚坂東表演的“非常完美,獨具神韻”。他說,自從坂東來蘇以後,除了吃飯、休息,其餘時間一直在進行練習,今天的表演無愧於他的努力,他將杜麗娘演繹地異常的傳神。

演出結束時,觀眾紛紛表示“一個不會說中文的日本人能將杜麗娘演的這麼傳神,真的太不容易了”,有不少遲遲都不願離去,一位90多歲的老人還一直拉著中日版《牡丹亭》製作人靳飛的手表示感謝。坂東表示,能得到蘇州市民的認可,他“非常高興”。潘震宙、王榮一行在演出結束後親切會見了中日版《牡丹亭》的所有演員。期間,王榮饒有興致的表示,感謝坂東對崑曲做出的貢獻,並建議蘇州市長授予坂東玉三郎蘇州“榮譽市民”的稱號。
編輯 周昕 攝影 王宇婷
2009年3月14日


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出演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圖)
2009-03-13 22:37:00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照片,蘇州(江蘇),2009年3月13日

  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出演中日版昆曲《牡丹亭》

  3月13日,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左)在中日版昆曲《牡丹亭》中演出。當晚,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上演。中日版《牡丹亭》分為七折,其中《游園》、《驚夢》、《離魂》、《回生》四折中的杜麗娘由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出演。

  新華社發(徐志強攝)

  作者:徐志強(江蘇)

江南三月 草長鶯飛 中日版《牡丹亭》花開姑蘇



本報訊 (記者李婷攝影張健)江南三月,草長鶯飛。昨夜,由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主演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科文中心大劇院舉行了首場蘇州公演。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潘震宙,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與全場觀眾共同欣賞了中日兩國演員的精彩表演。兩個小時的演出,讓幾近滿座的大劇院完全沉浸在昆曲的幽幽蘭香之中。

繼去年3月和5月分別在日本京都南座和中國北京湖廣會館成功演出之后,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昨晚在昆曲的故鄉——蘇州隆重上演。與此前兩次公演稍有不同的是,坂東在《驚夢》、《離魂》的基礎上,把他去年秋天開始學習的《游園》和《回生》兩折首次展示給了蘇州觀眾。“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紅色的大幕開啟之后,一身粉色春裝的杜麗娘來到了姹紫嫣紅的后花園中,作為旦角的重頭戲,十多分鐘的《游園》非常考量演員功力﹔而表現杜麗娘為情而亡的《離魂》一折,由擅長悲劇的坂東演來,更是絲絲入扣令人動容。在簡約的舞美和適宜的燈光襯托下,那大段的古典台詞,從一位年屆六旬的日本演員口中唱出,清晰准確、充滿感情,“他唱得這麼精彩,簡直就是一個奇跡。”中場休息時,“昆虫”於聖揚對記者說。

在首場公演之前,劇組曾進行過兩次彩排。特別是在蘇昆小劇院內的首場彩排,昆曲界的行家裡手坐滿了劇場,“坂東先生演得很好,可以說是按中國梨園行的規矩演出的。”昆曲專家顧篤璜先生如是稱贊。“我很緊張,但是蘇州觀眾的熱情讓我很高興。我還會加倍的努力學習昆曲,再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把這本戲學下來,先從《寫真》開始吧。”昨晚演出后坂東玉三郎接受採訪時認真地這樣說道。“他今天的表現太好了。接近半個月的排練和最近幾天的彩排,我都能感覺到他一直壓著,沒有太放開。剛才他在台上的表現真得很出色。”一直與坂東合作的中日版《牡丹亭》制作人、執行導演靳飛非常興奮。

中日版《牡丹亭》努力追求著昆曲“以人至上”的最高表演境界。昨晚中日兩國演員的精彩演出令觀眾對昆曲更有了新的認識。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驚艷中外觀眾
(2009-3-14 09:42)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

  本報訊 (記者 楊帆)“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不看中日版《牡丹亭》也一定不會知道,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演繹的“杜麗娘”是怎般美麗。昨晚,中日版昆曲《牡丹亭》這朵兩國藝術家共同培育的“牡丹花”開回了故鄉——蘇州公演的首場演出. 在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推出,來自日本、比利時、美國等地的觀眾共同見証了“玉牡丹”蘇州綻放的美麗瞬間。

  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潘震宙,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省文化廳副巡視員汪人元,市領導徐國強、王鴻聲、府採芹等觀看演出,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攜夫人專程趕來參加此次公演。橫井裕在致辭中盛贊中日版《牡丹亭》的演出創造了“奇跡”,由日本歌舞伎界第一人、活躍於世界舞台的坂東玉三郎來演出中國傳統昆曲,實現的是不同傳統、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將為進一步加深兩國文化交流發揮積極作用。

  中日版《牡丹亭》去年曾在日本京都和中國北京成功演出30場,此次的蘇州公演分為7折,即《游園》、《驚夢》、《寫真》、《離魂》、《叫畫》、《幽媾》和《回生》,其中,《游園》、《驚夢》、《離魂》、《回生》中的杜麗娘由坂東玉三郎出演,《寫真》、《幽媾》中的杜麗娘則由蘇州昆劇院青年演員翁育賢扮演。蘇州昆劇院青年演員俞玖林則繼續與坂東玉三郎合作,在劇中飾演柳夢梅。

  經過去年演出的磨練和一年來的不斷提高,坂東玉三郎對杜麗娘的演繹更加到位,與俞玖林等的配合也默契十足,精彩的唱腔、念白,委婉的水袖、身段時時引來全場掌聲。《游園》是坂東玉三郎為蘇州公演新學的一折戲,這一折唱詞、念白多,身段也多,對坂東玉三郎的考驗不小,可他就憑著一柄紙扇,用身形與眼神演繹出了滿台春色,將杜麗娘面對滿園春光的怦然心動表露無遺。而《驚夢》中獲得愛情后的春情蕩漾、《離魂》中的淒然蕭索之情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跨過語言障礙,坂東玉三郎以至靜至柔之美表達了對昆曲、對杜麗娘人物的深切認識,引人領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境界。

  觀眾的肯定是對中日版《牡丹亭》的最高評價。記者在昨天的演出現場看到,上座率超過90%的劇院裡,很多觀眾盛裝而來,精致的和服更是亮眼。演出中,掌聲時時響起,演出結束謝幕就謝了3次。很多人邊看邊感慨,這樣一個從來沒學過中文和昆曲的外國人能表演到如此境界,真的不容易。“他完全按照昆曲的規矩來演。 ”昆曲專家顧篤璜在幾天前觀看排練時就給出了很高評價。“這是昆曲傳承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演出。 ”看完演出的潘震宙也給予了充分肯定。“觀眾的熱情讓我感動。 ”謙虛的坂東玉三郎則在感謝觀眾之余,熱情稱贊了與他合作的蘇昆演員們。

  舞台上,“杜麗娘”的表演每折不過十幾分鐘,舞台下,坂東玉三郎則投入了辛苦的練習。據了解,光《驚夢》、《離魂》他就學了一年多,《游園》則從去年9月一直學到了今年2月,而他表示自己還想拿下《寫真》等折,力爭能演全本《牡丹亭》,並希望能把這個“中日版”再演到日本東京等的舞台上。今天,中日版《牡丹亭》將完成在蘇州的第二場演出,更多觀眾將現場一睹大師風采。

中日版《牡丹亭》首演 中外昆曲迷一飽眼福
(2009-3-14 13:04)

坂東玉三郎飾演杜麗娘精彩亮相。

名城網訊(記者 康颋)備受期待的中日版《牡丹亭》終於與觀眾見面了。昨晚(3月13日),由日本著名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與蘇州昆劇院的演員合作的昆劇《牡丹亭》在蘇州科文中心上演,1200名觀眾欣賞了這場表演,省委常委
、書記王榮等領導也一同觀看了演出。

昨晚,科文中心大劇院內座無虛席,自從聽說坂東玉三郎要來演出后,觀眾購票踴躍,首場的1200張入場券全部銷售一空。這些觀眾中不僅有蘇州本地昆曲愛好者,還有大量來自外地、甚至是日本、歐美的戲迷,他們都是慕名前來觀看坂東先生演出的。一位特地從上海趕來的陳老夫妻提前半個小時到達現場,“非常想看這場中日結合的藝術表演。”這位陳先生說,他從小就熱愛昆曲,對這場“中日糅合”版的《牡丹亭》更是充滿了期待。

昨晚,演出現場還來了許多重量級的嘉賓,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在表演開始前致詞,他說,中日版《牡丹亭》上演,推進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交流與保護,也預示著中日兩國的藝術交流和相互信任在不斷加深。

演出開始后,坂東玉三郎驚艷登場,引起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大家立即沉浸在了這場夢幻般的表演之中。整個演出持續了2個多小時。

另外,昨晚劇院外設的昆曲紀念品櫃台也因這場演出而生意興隆起來,據售貨員介紹,他們准備了《牡丹亭》的圖文集、扇子、噴金工藝品、T恤、明信片和坂東玉三郎的介紹等20多種紀念品,吸引了眾多昆曲愛好者。

著名作曲家譚盾科文中心欣賞《牡丹亭》
時間:2009-03-15 19:20:37

著名作曲家譚盾(左一)和著名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右一)交流

2009年3月13、14日,科文中心大劇院迎來又一場藝壇盛事——中日版《牡丹亭》隆重上演。這出由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和蘇州昆劇院攜手帶來的中日版《牡丹亭》吸引了國內外的戲曲專家和愛好者關注,更有許多國內外的音樂名人慕名而來,其中就有格萊美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的獲得者、著名作曲家譚盾。

科文中心副董事長何雯(左二)、著名作曲家譚盾(左三)以及著名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左四)


3月14日,譚盾先生及夫人在科文中心大劇院饒有興致地欣賞了中日版《牡丹亭》,他對坂東先生委婉的唱腔和柔美的身段所表現的神韻獨具的杜麗娘贊嘆不已。科文中心副董事長何雯女士親切接待了譚盾一行,譚盾先生表示在這樣美輪美奐的大劇院欣賞演出非常享受,何雯女士也熱情歡迎譚盾先生能夠經常來科文中心作客。

譚盾先生被《紐約時報》評為1997年度\"國際樂壇最重要的十位音樂家\"之一﹔1999年因歌劇《馬可波羅》獲得格萊美作曲大獎﹔他為電影《臥虎藏龍》的作曲獲得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被《美國音樂》雜志評為2003年度\"最佳作曲家\"。

中日版《牡丹亭》蘇州首演 “玉牡丹”驚艷姑蘇
(2009-3-14 21:18)

  這幾年,隨著青春版《牡丹亭》走紅,被譽為“百戲之祖”的昆曲,可以說迎來了一個大發展的時期。昨天晚上,中日版的《牡丹亭》首次在蘇州上演。一位60歲的日本老人,用他精湛的表演實現了不同傳統、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

  一身粉衣,一把玉扇﹔地道的蘇白
、純正的昆腔,舉手投足間,“坂東版”杜麗娘神韻畢現。坂東玉三郎是日本國寶級歌舞伎演員,雖說已近60歲高齡,但扮成年方16的杜麗娘,就感覺是集無限優雅於一身,不時引來全場掌聲。

  坂東玉三郎出生在日本的歌舞伎世家,1987年,已經是日本歌舞伎第一人的他,專程到北京向梅葆玖學習《貴妃醉酒》,並萌生了學習昆曲的念頭。三年前,一句中文都不會、一點昆曲基礎都沒有的他,開始在蘇州昆劇院學習昆曲《牡丹亭》。經過不懈的努力,這朵中日兩國藝術家共同培育的“牡丹花”終於在昆曲的故鄉綻放。

  據了解,中日版《牡丹亭》去年曾在日本京都和中國北京成功演出。此次是首度回到昆曲的故鄉蘇州演出。

  傳真記者報道

(小明摘自蘇州廣電總台社會經濟頻道)

開創戲劇文化交流新形式 中日版<牡丹亭>贏掌聲
文章來源:新華網 | 時間:2009年03月16日
  新華社記者 蔡玉高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3月16日電

"這部戲開創了中日戲劇藝術交流的新形式。"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副院長呂祖海這樣評價中日兩國藝術家合作打造的昆劇《牡丹亭》。

中日版昆劇《牡丹亭》13日-14日在昆曲的發源地蘇州公演。和在京都、北京兩地同樣,這部由中國昆曲界精英與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合作打造的昆劇,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中日版《牡丹亭》贏掌聲

"真沒想到會這麼精彩,《牡丹亭》又多了一個經典的版本。"14日晚在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看過中日版《牡丹亭》的票友張華民顯得有些意猶未盡。

這已是這一版本《牡丹亭》在第三個城市公演了。未讓人們失望,無論從演員的表演還是在表現手法上,中日版《牡丹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堪稱又一經典。

《牡丹亭》是昆曲的經典劇目之一,昆曲藝術傳承人張繼青老師版昆劇《牡丹亭》與青春版昆劇《牡丹亭》是目前公認的比較成功的昆劇版本。

上世紀80年代,日本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在日本觀看了張繼青版昆劇《牡丹亭》后,便愛上了昆曲藝術。2007年7月,坂東玉三郎專程來到蘇州聆聽昆曲,在與蘇州昆曲界人士接觸后,產生了合作《牡丹亭》的願望。在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日本松竹電影公司、北京夢花庭園公司三方的積極努力下,中日版昆劇《牡丹亭》開始籌備。

記者了解到,中日版昆劇《牡丹亭》的演員陣容比較強大,光杜麗娘和柳夢梅兩個角色就有6人扮演,其中旦角由坂東玉三郎、劉錚、董飛分別擔當,而生角則由汪世瑜、王振義、俞玖林分別飾演。

2008年3月和5月,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成功地在日本京都南座劇場和北京湖廣會館劇場演出三十場,這是第一台由馳名世界的外國戲劇大師主演的昆曲演出。京都、北京公演,吸引觀眾數萬人次,在中日兩國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暖春中盛開的牡丹花"。

此次蘇州《牡丹亭》公演仍由坂東玉三郎先生擔任總導演和領銜主演,飾演《游園》《驚夢》《離魂》《回生》四折中的杜麗娘;第二十三屆梅花獎得主俞玖林飾演柳夢梅。昆曲名家張繼青擔任昆曲傳承人及藝術指導。兩場公演同樣贏得了觀眾熱烈的掌聲。

不會中文的昆劇主演

在日本,坂東玉三郎的名字幾乎是家喻戶曉的,這位日本頂級歌舞伎大師憑借自己的毅力,在完全不會中文的情況下,擔當起了昆劇主演,用吳儂方音唱響《牡丹亭》。
學習昆曲不僅要懂中國詩文,還得學蘇州話,這對於坂東玉三郎來說,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對音樂領悟的天賦和對
《牡丹亭》劇情的理解,是他學習昆曲的\"捷徑\"。至於唱詞和念白,他用日文片假名記下每一個唱詞的發音,再請人翻譯並解釋其中的意思,這樣反復練習,直到表演精准。一句詞,和那看牡丹的眼神遠近、含情方式,都可以讓他反復琢磨好幾天。

去年1月,記者曾在蘇州昆劇院現場採訪了《牡丹亭》劇組。當時,在排練現場擔當指導老師的張繼青表示,坂東玉三郎的熟練程度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半年之內,他能達到這樣的高度真得很不容易。相信,他扮演的杜麗娘會讓中外觀眾眼前一亮。"
今年3月9日坂東玉三郎還到南京大學做演講。他表示,要演好中國的戲劇,就要懂中國的文化,他為此閱讀了大量日文版的中國古典名著。
坂東玉三郎告訴記者,不僅如此,當中日版《牡丹亭》的執行導演靳飛不在日本的時候,他每天至少打一個半小時的國際長途電話,讓靳飛給他講中國的戲劇、中國的文化。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入木三分""無可挑剔"……坂東玉三郎贏得了昆曲大師們發自肺腑的贊譽。

開創中日戲劇文化交流新形式

中日版《牡丹亭》何以贏得掌聲?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坂東玉三郎的對昆曲的執著摯愛和精彩的表演是很重要的原因。"一個絲毫不懂中文的日本藝人口裡字正腔圓地唱起昆曲,光這份精神就值得我們尊重,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家。"呂祖海說,當然,其他中國演員的表現同樣非常出色。

中日版《牡丹亭》對昆曲藝術的傳承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坂東玉三郎先生的倡導下恢復了昆劇最傳統的演劇方式,即清朝乾隆年間宮廷慶典演出方式(堆花)。

更為關鍵的是,這一版本還恢復了昆曲男旦傳統形式。據了解,1949年以前,中國的昆曲一直採用男旦的藝術形式,即男扮女。但后來隨著觀念的轉變,男旦角色逐漸在昆曲中消失。而在日本歌舞伎中一直扮演女性的坂東玉三郎此次出演杜麗娘就是嘗試著恢復昆曲中的男旦角色。

昆曲藝術傳承人張繼青表示,作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動,中日知名藝術家一同演繹昆曲經典曲目,開創了中日戲劇文化交流新形式,為昆曲邁出國門也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希望能有更多這樣的藝術交流。

已經學會《牡丹亭》七折中四折的坂東玉三郎說,他還要將另外三折都學上,他要將昆曲一直唱下去,他同樣希望將日本的歌舞伎藝術帶到中國。

坂東玉三郎:日本“杜麗娘”
2009年03月23日10:39 新民周刊

  盡管這個杜麗娘畫著歌舞伎演員的傳統妝容,舉手投足間還殘留著歌舞伎表演的細枝末節,但台上的杜麗娘骨子裡的確顯露出600年昆曲所硯“磨”出來的味道。

  撰稿·王悅陽(記者)

  亭台樓榭、流水人家、水磨昆腔……陽春三月,江南的春色蕩漾在一片柔美生脆的絲竹聲中,早已是一派“滿園春色關不住”的情景。隻是,一位來自東洋的歌舞伎藝術大師讓一片柳絮桃紅間夾雜著彼岸颯颯櫻花的“另類”芬芳。遍賞了白先勇的“青春版”,上海昆劇團的“經典版”,一場特殊而有趣的“中日合作版”《牡丹亭》近日在蘇州隆重上演了。

  一中一日,一昆曲一歌舞伎,如何合作?真禁不住要用《牡丹亭》裡的唱詞詢問起“那生素昧平生,因何到此”來了。

  在中國的京劇昆曲中,總有那麼一群男人把女人演得比女人還美,梅蘭芳就是這樣的男人﹔而日本歌舞伎藝術中同樣有如此的男人,坂東玉三郎把這樣的美在這個時代演繹到了極致。

  坂東總被人說成是一個與眾不同且無比純淨的人。眼前落落端坐的坂東玉三郎不喜言談,舉手投足間透出優雅的情調,寧靜淡雅如同昆腔一般遷延,“我完全被昆劇特有的柔美、流麗、細膩陶醉。相對於場面宏大的歌舞伎表演,昆曲的表演空間更小,藝術品格也更加內斂,但卻具有極大的張力和藝術感染力。歌舞伎表演和昆曲一樣,講究不需要太豐富的表情和動作,卻能讓人看到人物內心的變化,有著同樣的細膩、和諧的高貴氣質,這也是吸引著我來向張繼青老師學演杜麗娘的原因。”

  半生歌舞伎

  坂東玉三郎是日本歌舞伎界一個顯赫的世襲稱號。如今的坂東玉三郎是這一稱號的第五代傳人,原名守田親市。不幸的童年讓他飽受小兒麻痺症的痛楚,右下膝一度無法行走。為了康復治療,坂東6歲時開始跟隨第四代坂東玉三郎學習日本傳統舞蹈,竟顯露出無與倫比的才華,誰都不曾想到,幼時的病痛卻在不經意間叩開了他與歌舞伎的半生緣,並由此走上了女形(男旦)表演技藝的漫漫長路。

  在常人的眼中一個男人演女角總是顯得那麼別扭,同樣有很多人因此感到好奇:坂東玉三郎為何會選擇歌舞伎女形行當?對此,坂東先生卻不以為忤,在他的骨子裡似乎就流淌著男旦的血液,“我喜歡和服,從小就覺得我應該穿著它登台,而且,我覺得我可以成為最好的歌舞伎女形”.

  在之后的35年的演藝生涯中,輝煌的成就印証了坂東玉三郎當年的自信。作為當今日本最好的歌舞伎藝術大師,他的名聲在日本幾乎家喻戶曉,受著無數人的敬仰,而作為這門日本傳統藝術的代表人物,坂東並未心甘情願地局限於那一方傳統的舞台。他選擇了走出日本,甚至“出走”東方,和現代舞大師貝嘉合作,和大提琴家馬友友合作巴赫的《追尋希望》。坂東玉三郎說道,“我從未想過要改變歌舞伎的傳統,我隻是希望實現東西方文化的互融,超越文化的界限,讓更多人了解歌舞伎藝術。”

  白天在排練廳對著鏡子練習身段,晚上在劇場的聚光燈下傾情演出,臨睡前例行半個小時接受專業醫師的按摩,平日裡幾乎沒有任何個人生活和社會活動,很難想象一個頂級歌舞伎藝術家的生活竟會如此平淡。一生未娶的坂東玉三郎,隻娶了歌舞伎“為妻”,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耕耘終於登上國寶級的歌舞伎“女形”的寶座,擁有“歌舞伎的奇跡”、“夢之女”等美譽,卻從未曾傳出任何“緋聞”,真是台上台下都美得不沾風塵!

  思念梅先生

  聽過父親繪聲繪色地講中國京劇和梅蘭芳那無以用言語描述的美,曾經的家中四壁挂滿了梅蘭芳的劇照,祖父不厭其煩地回憶著自己與梅先生的交往是坂東最美妙的枕邊故事……坂東雖與梅蘭芳素未謀面,但自己這半生卻被梅蘭芳的一顰一笑著迷得如痴如醉。如今,很多看過坂東先生的昆曲表演的中國觀眾都會不約而同地贊嘆:隻有看他眼神裡流露的美,才終於了解了梅蘭芳的美。

  其實,在坂東玉三郎的骨子裡早就活著一個不死的梅蘭芳。“父親不止一次地告訴我梅蘭芳先生有多了不起,他在中國傳統戲曲界也是舉足輕重的。在我20歲的時候,父親問我‘你將來想演什麼?’,當時的我不知哪裡來的勇氣,想都沒想就答道‘除了歌舞伎還想演《楊貴妃》’。”

  坂東的祖父就是歌舞伎大師十三世守田勘彌,1923年祖父來北京時結識了梅蘭芳,兩人一見如故並成了藝術上的莫逆之交。祖父回到東京,也由此帶回來了梅蘭芳的《貴妃醉酒》,台上那翩翩起舞的“女子”散發的美,迷醉了坂東幼小的心靈,才剛開始學戲的他便萌生了演出梅蘭芳塑造的楊貴妃角色的想法。

  1987年,40多歲的坂東在藝術修養和表演技藝等各方面都愈加成熟,他專程來到北京,尋師梅葆玖,向他學習京劇《貴妃醉酒》中表現楊貴妃華貴醉態的台步、水袖,更將這些京劇中的表演程式融入到歌舞伎劇《玄宗與楊貴妃》中。然而,一個日本歌舞伎竟也能將中國楊貴妃的雍容華貴、傾國傾城之美演繹得如此美輪美奐,真是驚煞世人的眼球,坂東玉三郎也因此贏得了“日本梅蘭芳”的美譽。

  對此殊榮,素來謙虛的坂東說道:“當初,梅蘭芳學習昆劇以滋養京劇,而我隻是把從梅葆玖先生那裡學習來的京劇元素用到了歌舞伎表演中,這種經歷確實很有意思。我認為,在上世紀,梅蘭芳先生將很久以前開始一直在演的古典劇目進行各種改革后,使之更加完美而成為普通觀眾容易接受的東西,這是他的一大功績,而梅蘭芳先生當年對我們家族乃至對於日本歌舞伎界的影響,延續了幾十年,至今仍在。”

  時隔22年,坂東玉三郎又和水磨昆曲結緣,令人驚奇的是,在那張涂著日本歌舞伎特有的厚厚白粉妝容的杜麗娘的臉孔下,竟在眉來眼去間,水袖翻飛中讓觀眾找到了當年梅蘭芳大師留下的神態……難怪戲曲專家章詒和觀賞之后也不禁贊嘆——“梅蘭芳精神在日本”。

  “坂東版”杜麗娘

  看過“坂東版”的杜麗娘,哪怕隻是驚鴻一瞥那些流傳開來的劇照,沒有人不會詫異一位60歲男子隻是用一回眸一蹙眉,就將一個活脫脫的思春少女的二八春容表現得如此神韻畢現。

  對於中國戲劇,坂東玉三郎始終心懷著一份難以言表的特殊感情,“其實,最早我隻是被《牡丹亭》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喜歡這個關於夢境的深情故事。起初我想把它帶回日本,如同《貴妃醉酒》一樣移植到歌舞伎表演中。”前年,在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的幫助和安排下,坂東玉三郎在昆曲之鄉蘇州看了張繼青的《牡丹亭》,他對昆曲名家張繼青的表演更是一見傾心,便決定跟隨張繼青學習杜麗娘的表演技巧,“然而,在蘇昆學習時間長了,朝夕相處的伙伴們開玩笑說,與其把《牡丹亭》移植到歌舞伎,不如就自己演昆劇吧,當時也不知道怎麼了,我也動心了,於是就合作演出了如今的中日版《牡丹亭》。”

  一句句地道的蘇白、一聲聲純正的昆腔、婉轉玲瓏的身段,“從日本到蘇州的第一天,我和坂東先生就合練了‘驚夢’,我真的沒有想到日本杜麗娘進入狀態如此之快,從唱腔到身形、動作都比之前漂亮多了。”在中日版《牡丹亭》中飾演柳夢梅的小生俞玖林難以抑制對坂東玉三郎的推崇。因為就在排演這出《牡丹亭》的兩年前,坂東玉三郎連一句中文都不會。

  昆曲的表演難度很大,湯顯祖的《牡丹亭》又素有“拗折天下伶人之嗓”的名號,而對於從沒學過昆曲甚至不會中文的坂東來說更是如此,張繼青為此還親自灌錄了唱詞和念白,寄到日本讓坂東玉三郎聆聽學習。坂東就採用注音法進行記憶,並對照張繼青的表演錄像反復練習口型,他還通過閱讀《論語》、《孟子》等經典以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每天,他都要打一個半小時的國際長途電話給導演,煩請導演為他講解每一句唱詞的意思,在最后排練場合練的時候,他硬是用“耳朵”記住了俞玖琳表演中的每一個細節,以確保自己與柳夢梅在台上的合作“天衣無縫”……

  一年多來的艱苦努力,最終成就了這出中日版的昆曲的輝煌成就,日本京都南座劇場連演20場,場場爆滿,還有不少日本觀眾甚至專程從東京、千葉、秋田等地趕來觀看日本杜麗娘的綽約風姿。目睹著“徒弟”一路走來的努力,張繼青也是感慨萬千:“他讓身邊的演員都顯得渺小。”

坂東玉三郎 比梅蘭芳更梅蘭芳
2009年3月24日 14:51
來源:上海壹周 作者:陳夢喆 攝影王偉華 選稿:實習生

  他緩緩地轉身,帶著濃重的白粉妝容,鳳眼低垂,悠悠地道出:“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坂東玉三郎忽然覺得自己就是游園的杜麗娘,痴痴地夢見自己的柳郎。

  3月12日,狀似鳥巢的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中日版昆曲《牡丹亭》最后一次帶妝彩排。正式演出被安排在13、14日兩晚。在“只要青春不要戲”的白先勇大火滾油快炒青春版《牡丹亭》之后,奧地利的ArsElectronica又在電子藝術節獻上了3D虛擬實境版《牡丹亭》,而這一次是日本歌舞伎女形大師坂東玉三郎在《游園》、《驚夢》、《離魂》和《回生》中飾演杜麗娘。
  坂東玉三郎,出生於日本歌舞伎世家之一的守田家族,是日本國寶級歌舞伎演員、最著名的“女形”,有“歌舞伎的奇跡”之稱。在日本,他被當成美的象征,備受尊崇。他曾經開玩笑地說,是制作人靳飛告訴他把肉皮煮了以后種在牡丹下面,花就會開得非常好,所以他決定來演《牡丹亭》。坂東玉三郎來到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央,站在舞台的中心,他拍了三下手,聽一聽聲音,便轉過頭問工作人員:“這裡的混響系數是不是1.7?”技術人員稱他神了!

  他的心裡住著一個女人
  三島由紀夫曾經心醉地評價坂東玉三郎:“此君有如初生之蛹的身子,在舞台上搖曳生姿時,一種伴隨著顫顫的抒情美就蕩漾開來。最令人動心的,就是那充滿古典風的氣質所浮現的美貌。”
  當坂東玉三郎來到櫻花樹下,所有游客的目光都被他吸引,隻好感慨“他比櫻花還受歡迎”。年輕人喜歡喚他“美人爺爺”,畢竟他59歲了。他在台上柔和婉轉,嬌羞俏麗,在台下克己復禮,壓抑情緒,連吃飯都會用手掩住嘴,略微別過頭去。為了保持身段的優美,坂東玉三郎20多年來從不吃四條腿的動物,這次為了演杜麗娘,算是破了例,“這樣聲帶能分泌油脂,才會更圓潤。”坂東玉三郎很不喜歡牛仔褲,因為那不符合藝術的古典氣質。他隻喜歡彈古琴、三弦,喝紹興酒。
  戲裡戲外,他是分不清了,當他遇見欣賞的人,自己就變成了杜麗娘﹔一笑過后,他就琢磨起:這個笑容,用在那一場戲裡,豈不正好?他像個待字閨中的女子,過著乏味的宅生活,他寂寞,卻隻是去日本的海邊,靜靜地看會兒海。他是那個唱著“近睹分明似儼然,遠觀自在若飛仙。他年得傍蟾宮客,不在梅邊在柳邊”的情傷意斷的杜麗娘,也是那個迷失的、最終幻化成銀白雪地上悲淒白鷺的鷺娘,痛苦地拍打翅膀,在漫天雪花中,氣絕倒地。
 
  他的美,很多樣
  坂東玉三郎愛梅蘭芳。小的時候,他常聽祖父十三世守田勘彌與梅蘭芳同台演出的故事。20歲時,父親問他將來想演什麼,坂東玉三郎答道:“除了歌舞伎,還想演京劇《楊貴妃》。”40歲時,《玄宗與楊貴妃》的演出讓他有了“日本梅蘭芳”的美稱,他很欣慰。
  身為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不固步自封,甚至熱衷於跨界合作。1998年,在《馬友友的巴赫靈感》第五號大提琴組曲影片中,坂東玉三郎手持小鼓棒輕敲日本雙面鼓,伴隨馬友友拉奏的大提琴音樂起舞。大提琴在嗚咽,深沉幽怨,而坂東玉三郎舉手投足間剖析了巴赫的靈魂,音符轉化成舞蹈,刻進人心裡。尤其是在最后一段中,坂東玉三郎身穿一襲素衣,手持白扇,在熒熒燭火間舞動衣袖,並將燭火一一扇熄。曲終,隻剩最后一支未熄滅的燭火靜靜地搖曳,令人不勝唏噓。
  NOTES手記
  人面桃花
  開場前,專屬於坂東玉三郎的特別化妝間門鎖緊閉,誰都不能入內。想來是無緣見識坂東玉三郎專用的梳子和椅凳了,據說最年輕的也是江戶時期的東西。
  站在過道內,日方工作人員背著長槍短炮的攝影攝像家伙滿場飛。找遍了舞台的各個角落,硬是沒發現坂東玉三郎的身影,琴師們倒是早早地在那裡咿咿呀呀地試音了。時常能看見飾演柳夢梅的俞玖林出來與人寒暄,時不時地吊幾嗓子“不在梅邊在柳邊”,煞是風流。問一旁花神的扮演者坂東玉三郎的杜麗娘如何,小姑娘挑著眉說:“看了就知道了。的確是不一樣,他真的很認真。”
  幕起,坂東玉三郎一襲素裝,緩緩地轉身,帶著濃重的白粉妝容,眉梢也不似傳統的扮相那樣高挑,沒有華文漪冷艷,也不像沈豐英清麗,旁人在議論:“怎麼還是歌舞伎的味道。”朝飛暮卷,雲霞翠軒,坂東玉三郎忽然成了游園的杜麗娘,在一個空蕩蕩的舞台上,伴著一支嗚咽的笛子,坂東玉三郎慵懶著,身段兒輕輕一顫,眼睛裡就流出些許迷離來。
  到了《寫真》、《叫畫》和《幽媾》三折,換上了年輕的中國小演員演杜麗娘。一招一式倒也正宗,纏綿悱惻的唱段倒是比坂東玉三郎來得字正腔圓。不能太計較了,畢竟坂東玉三郎從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到背出了大段大段拗口的蘇州念白,煞是不易。據說他買了一台巨大的電視機放在客廳裡,裡面播放著中國演員演唱的錄像。他對著屏幕,反復揣摩嘴形。
  在沒有自己戲份的《幽媾》一折,坂東玉三郎穿好下一場《回生》的戲裝來到了台下,若有所思地看起表演。臨了,他默默地起身在側幕待場,很自然地邁著碎步倚靠到牆邊,眼睛含著情。
  落幕,大紅戲裝映得坂東玉三郎人面桃花。

日本“梅蘭芳”中國“游園驚夢”
----中日版《牡丹亭》盡展昆曲美
發布時間:2009-03-18 11:28 來源: www.ccdy.cn 作者:歐陽安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蘇州公演,日本“梅蘭芳”坂東玉三郎(中)出演杜麗娘。 蔡少華 攝

3月13日至14日,由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北京夢花庭園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共同承辦的中日版昆曲《牡丹亭》在蘇州上演。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會長孫家正為此次活動題詞:“昆曲東傳蓬壺山,姑蘇春來玉牡丹”。

3月13日晚,來自日本、比利時、美國等地的觀眾與蘇州觀眾共同在蘇州科技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見証了“玉牡丹”蘇州綻放的美麗時刻。演出中的《游園》、《驚夢》、《離魂》、《回生》中的杜麗娘由有日本“梅蘭芳”之稱的坂東玉三郎出演,《寫真》、《幽媾》中的杜麗娘則由蘇州昆劇院優秀青年演員翁育賢扮演。

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盛贊此次演出創造了“奇跡”,由日本歌舞伎界第一人、活躍於世界舞台的坂東玉三郎來演出中國傳統昆曲,實現的是不同傳統、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坂東玉三郎說:“今年正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又是《日中文化交流協定》簽訂三十周年,我們的蘇州公演恰可作為獻禮,祝願日中文化交流作為一種兩國都必要的傳統而世世代代永遠繼承下去。”

中日版昆曲《牡丹亭》的制作排演過程是昆曲藝術東傳日本的過程,也是中國吸收其他文化形態精華的過程,它是保護和弘揚世界文化遺產的有益嘗試,也是對昆曲藝術有效的國際傳播與推廣,意味著昆曲的保護傳承走上了國際交流的新平台。

中日版《牡丹亭》在蘇州科文上演
發布人: 發布時間:2009-3-16 10:35:12

3月13日、14日,中日版《牡丹亭》在蘇州科文中心的舞台上呈現,日本國寶級歌舞伎大師坂東玉三郎在《游園》、《驚夢》、《離魂》、《回生》四折中出演杜麗娘,其惟妙惟肖的演繹,贏得了觀眾一次又一次熱烈的掌聲。
坂東玉三郎有著“日本梅蘭芳”美譽。 由他與蘇州昆劇院聯袂演出的中日版《牡丹亭》二00八年三月,在日本京都南座連演二十場,場場爆滿。 五月,該劇又在北京湖廣會館演出十場,同樣取得巨大成功。評論界稱贊,“藝術之花盛放,已難分古今中日。”
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王榮,江蘇省文化廳副巡視員汪人元,蘇州市委宣傳部部長徐國強、蘇州市副市長王鴻聲,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府採芹,以及日本駐滬總領事橫井裕和夫人觀看了13日的演出,並在演出結束后,走上舞台與演員們親切握手表示慰問,還與全體演職人員合影留念。

0 件のコメント: